纺织厂老板:等待下半年订单高峰
大年初二,在厦门开了一家纺织厂的王欣(化名)早早地从泉州老家返厦,原计划2月1日开工,准备开工迎来上半年的订单高峰,至今(2月12日),工厂依旧未开工。
和大多数省市一样,福建省将复工时间定在了2月10日。
“厂区虽然通知10号可以开工,但是很多工人没有到位,开工了也没有工人。”
王欣的工厂主要生产横机罗纹,通俗来说就是衬衣、T-shirt的袖口、领口等零部件,大部分订单都来自欧美。王欣现在租用的厂房约800平米左右,雇佣了十几名工人,一年的营业额六百万左右。
现在,王欣面临的困难是十几个工人没有一个到位,大家过年回家,路途远加上交通堵塞,没有人回来;加上开工之后需要口罩,但口罩很难买到,王欣只能从多个不同渠道去打探。
“在厦门参加社保的员工都可以参加摇号领口罩,一个人能分到几个,另外就是找有渠道的朋友去储备一些。”
和很多小微企业一样,王欣账上的现金流也只够支撑工厂停工两个月。一个月固定成本工资支出五六万元,房租一万多。横机罗纹是纺织行业下的一个细分领域,属于传统行业,门槛并不高,目前竞争也比较激烈。
虽然固定成本并不算太高,但是长时间不开工,就没办法接单,自己的交期也没有办法确定,就会长时间没有收入。一般来说,国外企业提供样品,王欣的工厂负责做出成品之后反馈给欧美的企业,如果设计师觉得不行就需要继续修改,如果可以就直接下单。从开发到接订单,一般也要两三个月的周期,有时候甚至是半年。
对王欣来说,每年的订单高峰期一个在春节后,一个在年底,现在还未开工,加上从设计到成品也需要两三个月的周期,可能上半年就这么过去了。
“停工时间长了受不了,一旦有了订单,就需要采购纱线等原材料,这部分的支出是大头。”不过,王欣目前并不打算缩减规模,辞退员工,“过两天先开工看看,一边开工一边观望订单机会。”
餐饮店老板:关店裁员自救
酒店、餐饮、娱乐等消费行业今年春节受到的冲击*为严重,有着三家连锁店的餐饮店老板蔡先生在这次的疫情中损失惨重。
往年的春节,蔡总的餐馆总是爆满,餐馆的口味符合本土特色又有创新,很受当地人欢迎。今年除夕前后,大家的情绪一下子紧张起来。初一开始,客户陆续取消原本的聚餐计划,蔡总就知道今年的形势可能不妙。
据其介绍,三家餐饮店的成本一年房租就要152 0173 3840多万,平均一个月10万多,100多个员工的工资成本一个月也要三四十万。
“春节期间**赚30万,保守地算5天,就是152 0173 3840万,今年春节少赚100多万是肯定的。春节前储备的食材也已经全部处理掉了,这部分的损失也不少。”
少了春节的这笔收入,餐馆的现金流更加紧张,不开业也不能持续太久。现在,蔡先生的策略是关店、裁员,缩减规模过冬。
“本来*后新开的一家餐馆也正在装修中,现在就先暂停了,一些员工也先辞退了,不确定什么时候能开店,员工现在也不敢过来,等周转过来之后再重新招工。”
便利店老板:整顿过后重开张
和蔡先生一样,施女士的便利店也经历了关停,不过现在已经重新开张。
“春节那几天,口罩还没有买到,不敢让员工上班,后面防护物资到位了以后,给政府报备申请重新开张,大概关了五六天。”
对于商超来说,属于民众生活必需品,这一次受到疫情冲击相对较小,加上和快递平台有合作,对施女士来说,营业额虽然不及往年春节,但是和平时差别不大。
施女士旗下有11家连锁便利店,属于加盟品牌见福和美佳宜。在关门之前,整体销售额都还不错。重新开张以后,各家便利店情况差别很大。“开在社区的便利店营业额较平时有所增加,在酒店、商业街上的便利店则大幅减少。”
由于便利店属于加盟品牌,对施女士来说,货源、物流方面都没有收到太大影响,总公司会保障各个门店的物资,虽然高速有限制,但是影响也不大。
建材批发老板:计划被打乱
对福建泰龙建材有限公司老板王先生来说,计划没有变化快,这一年的发展计划都被打乱了。
“原来计划今年要有40%的增长,员工在去年底也储备好了,但是现在看来可能要缓一缓了。”
现在,王先生的公司现在也还没有开工,之前在储备口罩、消毒水等防护物资,现在已经申报开工。不过他所在的厂区生产企业优先开工,向王先生这样的贸易企业要等一等。
泰龙建材主要服务的是福建省内的二级分销商,一些市县的建材门店,这些门店也多数还没有开工。
“停工对我们影响也非常大,我们现在房租的成本占到总成本的30%,三四十个员工工资占到60%。现在也很矛盾,既怕员工出现特殊情况,又怕员工流失。”
对王先生来说,账上的现金流够支撑3个月。王先生现在已经陆续接到一些零散的订单,主要来自医院和市政工程。
去年的营业额大概3000多万,但是批发相对来说利润很薄。“虽然现在也听到有些朋友说银行可以提供贷款帮忙,但是批发利润薄,暂时也不会考虑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