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公告的发布,可以说让市场此前的轮入猜测有了定论,那么,轮入50万吨新疆棉会不会造成棉价大涨?又会给市场带来什么影响呢?
市场看涨情绪强烈
棉花价格运行平稳
公告发布后,国内棉市看涨情绪较为强烈,有部分市场人士甚至认为当日郑棉期货价格会大涨。不过,从当日郑棉的表现看,主力2001与2005合约期价小幅高开后即振荡整理,市场运行平稳。为什么市场会有如此表现?业内专家认为,当前正值新棉上市旺季,棉花库存较为庞大,加之轮入各项工作安排有序稳妥,有效防止了棉价出现大幅波动。
的确,中央储备将轮入新疆棉50万吨无疑利好棉价,但当前国内棉纺织业订单有限,需求低迷,棉价上涨动力不足。此外,记者梳理公告内容发现,此次新疆棉轮入组织有序,各项工作安排较为稳妥,既增加了防范价格出现大幅波动风险的措施,同时也加大了市场炒作的难度。
从轮入时间看,中央储备轮入新疆棉的时间段为2019年12月2日至2020年3月31日的国家法定工作日,数量安排为总量50万吨左右,每日挂牌竞买7000吨左右。轮入工作由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集团公司)具体实施,通过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公开竞价交易。
市场和广大投资者*为关心的轮入价格,设计也较为合理。根据公告,轮入竞买*高限价(到库价格)随行就市动态确定,原则上与国内棉花现货价格挂钩联动并上浮一定比例,每周调整一次。轮入期间,当内外棉价差连续3个工作日超过800元/吨时,暂停交易;当内外棉价差回落到800元/吨以内时,重新启动交易。由中储粮集团公司会同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统一公布轮入竞买*高限价和内外棉价差数据。
从质量要求看,轮入的新疆棉花为2019/2020年度生产加工且已纳入新疆棉花专业监管的锯齿细绒棉,要求每批颜色级白棉1、2、3级,长度级28mm及以上,马克隆值级B级及以上,断裂比强度中等及以上,具体质量要求由中储粮集团公司另行公布。棉花包装应采用棉布外捆扎,且符合棉花包装国家标准(GB6975-2013)。
不过,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采购的增加必然有利于价格上涨,中央储备将轮入新疆棉50万吨不仅在心理层面带来市场看涨情绪,而且在随后的竞买过程中也会对棉价形成实质性支撑。
进入10月以来,国内棉花期现货价格双双上行,其中郑棉主力2001与2005合约期价联袂累计涨幅均在1000元/吨以上,特别是近日的涨幅更大一些,可以认为市场已经提前消化了一部分中央储备将轮入新疆棉50万吨的利多影响。
目前,国内棉花市场库存比较高,新的郑棉仓单正在不断生成。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前期收购的籽棉价格较为适中,在棉价上涨以后,其选择卖出套保的概率较大,而且,市场也有主动去库存的需要。另外,一些贸易商和轧花厂也会通过期货盘面提前锁定销售利润。
从棉花下游行业看,虽然当前中美贸易磋商进展顺利,但纺织产品出口短期内不可能恢复至正常水平,纺织厂的产品库存也需要时间消化,这会让中央储备轮入新疆棉50万吨的利多影响打一个折扣。
再次轮入意料之中
采购外棉不无可能
事实上,早在2019年4月公布新年度抛储计划后,相关部门就提到了未来对于收储的打算。对于目前的棉花储备形势而言,业内专家认为,的确存在收储的必要,此次轮入新疆棉50万吨也在情理之中。
尽管2019年棉花消费量下滑明显,但产销缺口依然存在。结合2018年12月~2019年9月期间工业库存、商业库存变化,以及2019年1~9月份进口量和储备棉轮出量,专家估算,2019年1~9月,国内累计消费棉花543.06万吨,月均消费60.34万吨,借此推算全年消费为724.08万吨,因10月份后进入纺织淡季,预估全年消费大致在700万吨上下。虽然较农业农村部预计的805万吨消费量(2019/2020年度预测值)出入明显,但相比较于580万吨产量预估来说,产销缺口依然达到120万吨左右。随着近几年连续抛储,中国国家储备棉数量已经从1095万吨的高位下滑至152 0173 3840万吨左右。不考虑进口的情况下,剩余储备棉从质、量而言,难以达到保障国内棉纺织业消费的要求。因此轮入棉花,重建储备,迫在眉睫。
一直以来,市场对于收储预期十分明确,不同的是,对收储的对象却存在争议。此次轮入政策的公布,将收储对象锁定为新疆棉,但业内专家认为,未来采购外棉也不无可能。
11月6日,据彭博社消息,作为世界*大的棉花进口国的中国,已批准采购巴西棉花以重建其储备。数据显示,巴西10月棉花出口量再创新高,达27.34万吨,其中,中国占比*高约为40%,达10.92万吨。
业内专家认为,从供给安全的角度来看,未来轮入外棉的可能性也很大。虽然在棉价“内弱外强”的背景下轮入外棉,从成本端的角度来考虑,这非一个赚钱的买卖。但轮入外棉,也是真正为棉纺织业提供了新的供应源头,保障棉花供给。
储备棉政策调控,更多意义在于保障供给量,维护合理的内外价差,而非在于调控国内棉花**价格,所以储备棉轮入对棉价的提振是有限的。“一般而言,收储内棉,也许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国内棉花价格。但价格只是温度计上的读数,客观反映当下市场供求格局。收储内棉的手段无异于是用手焐热温度计的玻璃泡,仅仅带来读数的提升,而无法改变市场的真实温度。”专家认为,今年棉价下跌的行情,更多在于需求疲软。是否能够带动棉价反转,必然还是取决于需求端的复苏情况。在市场温度没有回暖的背景下,短期,人为地拉高国内棉花价格,容易使纱厂陷入订单缺乏且原材料成本抬升的困局,挫伤需求端复苏的积*性。
2016年~2018年,每年将近250万吨~300万吨的棉花抛储量抑制住了国内棉花价格的波幅。经过棉花储备棉的去库存阶段,国内棉花库存呈现出了明显的去化趋势。专家认为,库存的压制仍然存在,除中国外,全球棉花期末库存处于累库存状态,将对国际棉花价格的涨幅形成长期性的抑制,而在中国纱厂产能向外转移的趋势下,国际棉价就是国内棉价的天花板。
“令人乐观的是,正因全球*大的消费国存在轮入外棉的需求,全球棉花库存的去化仍在进行中。尽管国内重新回到累库存的状态,但在全球棉花去库存的进程中,棉花价格内弱外强的格局将会延续。虽然并不会直接带动内棉价格上涨,但随着国内纺纱成本控制,海外订单部分将回流国内,至少能推动需求端的复苏。”专家表示,在当前收储政策已明确的背景下,未来轮入外棉的可能性或许大于轮入内棉的可能性。但在当下棉价低位运行状态下,轮入外棉并非"洪水猛兽",长远来看,夯实内外价差,才能真正推动需求端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