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中方正评估这一措施对中国的影响,希望美方不要滥用“国家安全”,为各国投资者赴美投资创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不少观点认为中国推动RCEP的同时,也应该积*接触并加入“全面且先进的TPP”(CPTPP)。高峰回应称,只要符合世贸组织“开放、包容、透明”的原则,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都持积*的态度。
自贸协定谈判非权宜之计
今年年末,《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有望结束谈判,一个囊括全球1/2的人口、1/3的GDP、1/4的贸易额、1/5的外资的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呼之欲出。
高峰表示,在10月13日举行的RCEP第6次部长级会议期间,各方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电子商务、竞争政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重申将推动完成年底一揽子成果,并实质性结束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观点认为中国不应该仅仅是推动RCEP,也应该积*接触并加入“全面且先进的TPP”(CPTPP)。
高峰就此表示,对于推动区域自贸协定安排相关的问题,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只要符合世贸组织“开放、包容、透明”的原则,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都持积*的态度。
“我们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发展的需要,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为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中国的贡献。”高峰强调,中方推动双边、区域自贸协定的谈判,是中国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不是应对时局的权宜之计。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告诉记者,从*初的TPP开始,中国一直都持开放的态度,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也不排除加入这一协定。但不能为加入而加入,脱离中国改革开放的节奏,做出一些不利于自身的承诺。CPTPP更高的标准肯定需要倒逼国内的改革,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该改革的地方要加快一些。
比如,“竞争中性”是TPP协议中针对国企的重要规则。央行行长易纲近日表示,为解决中国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中国将考虑以“竞争中性”原则对待国有企业。白明表示,中国正在构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约束政府行为,维护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公平竞争,不过这一制度在落地环节需要更多体制机制的跟进,尤其是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
白明还表示,加入CPTPP还要考察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态度。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即将访问中国,中日经贸合作有全面升温的迹象。
高峰表示,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中日关系处在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经贸合作是中日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是政治互信的重要基础。中日经济互补性强,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开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经济发展,也有利于推动地区和世界经济的繁荣。
高峰表示,中日两国都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坚定推动者,一直在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上有着共同的立场。中方希望继续与日方一道,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在白明看来,目前中日在推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RCEP、CPTPP等议题上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
贸易摩擦影响有限
10月10日,美国财政部发布关于《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试点项目的暂行条例,这一法规相比8月份的市场预期更加严厉。
高峰表示,美国针对27个领域扩大审查范围,并实施强制性申报要求,中方正在评估对于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的潜在影响。
“任何国家、任何领域的发展都是在开放合作中实现的,封闭必然导致落后。希望美方的举措不会给外国投资者带来新的不确定性,不会导致‘国家安全’的滥用,从而为各国投资者赴美投资创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高峰说。
对于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带来的冲击,高峰表示,总体上看影响有限,风险可控。对于产品竞争力强、可替代性较小的企业,可以说影响不大;对于产品竞争力较弱、具有一定可替代性的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主要会带来成本增加、订单减少的压力,个别企业面临着停产转产、工人失业等风险。
“目前看,大部分企业对于应对挑战还是充满信心的,各级政府也会采取积*的措施,帮助企业和职工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高峰表示。
在中国的出口产品中,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出口占比都为45%左右,国企出口占比为10%。这意味着,在贸易战中外企与民企可能遭遇更大的冲击。
高峰表示,美方挑起的贸易摩擦对包括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前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许多企业都在积*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比如,正在举行的第124届广交会上,许多民营企业都在积*地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
白明表示,企业应对贸易摩擦冲击的关键在于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加不可替代性,同时积*开拓多元化的市场。
在三季度中美开始加征关税之后,中国对美出口增速不降反升,对美顺差连创新高,近3个月来,对美顺差更是超过中国全部顺差额。
高峰表示,前三季度中美双边贸易的情况,主要是受美国市场需求因素的影响,这充分说明中美两国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国产品在美国消费者当中仍然是广受欢迎的。同时,也不排除部分美国进口商为应对美方加征关税措施而加快采购的因素。
白明表示,三季度对美出口强劲主要是“抢出口”带来的,在今年底2000亿美元加征25%关税之前,这种效应仍将持续。待到明年这一效应消逝,中国外贸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中国应对此做好充分准备。
高峰表示,前三季度,中美双边贸易占全国外贸总额的比重是13.8%,中美贸易的情况可能会是影响全年整体外贸形势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总体来看,今年中国外贸仍然能够保持稳中向好的势头。
对于未来中美贸易的发展,高峰表示,希望美方能够摒弃保护主义的做法,为双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营造稳定的、可预期的贸易环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