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纤维为何备受名牌宠爱

百检网 2021-12-07

    原本绚烂多姿的成衣界的时尚,如今只有把“绿色”真正融入其中,才能焕发出更强活力,也才能更具生命力。而成衣界的“绿色”内涵,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上游环节的绿色纤维材料去支撑。在此大背景下,绿色发展成为化纤行业当前*重要的方向之一,在这个过程中,积*开展“绿色纤维”标志认证成为重要抓手。自该项工作开展以来,纺织产业链上掀起了一股重视研发和生产绿色纤维、加大绿色纤维应用的绿色浪潮。

  下游企业环保材料应用意识渐觉醒

  绿色纤维包含3大类,分别为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再生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和原液着色化学纤维。研发、生产绿色纤维的过程,本身就是化纤行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而从全产业链角度看,绿色纤维的价值*终还是要通过在下游织造和终端品牌领域的广泛应用才能体现出来。

  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前面。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体育运动品牌这些年一直对绿色纤维中的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情有独钟”。他们越来越多地把使用了循环再利用聚酯纤维制成的运动鞋、运动服装等产品推向市场。并且,这类产品的零售价格一般比用原生纤维制成的产品高。

  耐克此前发布的《2016/2017财年可持续发展商业报告》显示,2017财年,耐克75%的鞋类和服装产品使用了可回收材料,其中主要是再生聚酯纤维。耐克的FlyKnit系列鞋面都是由再生聚酯纤维制成的。

  不止是体育运动品牌如此,以ZARA、H&M为代表的全球快时尚品牌也越来越注重在供应链上游环节选择绿色原材料。依据H&M此前制定的目标,预计到2030年,品牌所用的原料将实现****循环再生或属于可持续型。ZARA品牌上海分公司的一名负责人也向记者介绍,以前,零售商与原料供应商之间存在一些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但现在,品牌商面对较长的供应链条,希望能与做得好的上游企业加强对接,而采购绿色原料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项,以此希望构建负责任的品牌价值链体系。

  在我国,一些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意识的零售品牌也开始尝试这样做。总部位于福建晋江的361度(中国)有限公司是国内体育用品零售龙头企业之一。2017年,其营业额为51.582亿元,同比增长2.7%,毛利为21.564亿元,毛利率约为41.8%。其中,服装销售额占其总营业额的比例约为38.5%。为了提升产品创新能力,这几年,361度的服装品类在工艺、科技含量、功能和品质上狠下功夫,开始尝试采用环保面料,而环保面料所具有的不少特点,是由绿色纤维赋予的。

  361度(中国)有限公司材料规划开发总监田友如向记者表示,运动品牌目前比较关注对环保材料的使用。这几年,361度逐渐开始使用原液着色再生纤维、生物基纤维。目前,361度正在考虑如何从“原料-织造-染色整理-成衣制造”等环节形成一个闭环,整合资源和产业链,真正做到绿色环保。

  不过,田友如指出了一些有待改进的实际问题。比如,361度在对环保材料的使用过程中发现,环保染料染色属于低温染色,但在后期处理中会遇到一些问题,这限制了对这种材料的使用。就原液着色纤维来看,在打样阶段面临起定量问题;在手感方面,用原液着色纤维做出来的面料与常规染色面料仍有一定差异。

  “如果这些问题接下来能有效解决,绿色环保材料在下游的应用量将会更大。”田友如说道。

  鲁丰织染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衬衫面料生产商之一,主营高档衬衣面料。该公司设计主管钟伟浩表示,公司目前通过供应商、生产商、品牌商和销售团队四位一体的模式在向消费者提供绿色服务。生态、环保、健康不只是国家的倡导,也是下游客户的需求。目前,公司正在开发原液着色面料、再生涤纶面料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在实际应用方面,钟伟浩也提出了与田友如同样的问题。“公司在使用原液着色纤维过程中也存在起定量问题。下一步,希望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使绿色、环保产品的市场进一步拓展。”钟伟浩说。

  加强对国内大众理念引导很关键

  采用了绿色纤维的服装服饰产品究竟能不能被市场接受,还得由消费者说了算。此前,受多重因素制约,国内消费者对绿色纤维中的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制品存在一些误解,至于对购买使用了绿色材料的服装、家纺产品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就更不清楚了。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顾问赵庆章感慨道:“再生纤维主要用来作填充料,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中低档产品的代名词,但现在,再生纤维行业早已不是当初的情况。”

  这意味着,接下来,要想努力扩大绿色纤维在国内服装、家纺等终端领域的应用和销售市场,如何集合多方力量,使大众对绿色纤维有更多的了解,更好地认识到购买绿色纤维制品的意义非常关键。

  赵庆章介绍,现在原生纤维能做的产品再生纤维都能做。从生产环节看,再生纤维需要经过几个小时、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加工,细菌完全可以被消除,废旧瓶片和废旧纺织品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根本不会被带入纤维中。此外,再生纤维生产企业不断升级装备,这也使产品具有更高品质,更安全、更绿色。

  “绿色纤维制品值得信赖,消费者完全可以打消对再生纤维产品品质、安全性的担忧,放心选购挂有绿色纤维标志的产品。那些获得绿色纤维标志认证企业的产品,售价比原生涤纶更高,不少国际知名品牌都是我国再生纤维企业的客户,这说明我国再生纤维企业的产品质量是过关的。而且,绿色纤维标志的认证过程非常严格,包括原料采购、工艺流程等整个环节,这能够保证再生纤维的质量。”赵庆章强调。

  正如赵庆章所说,国外消费市场在这方面早已走在了前面。对此,长期接触国外知名运动品牌客户的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人新材料”)总工程师余新健深有感触。谈到“佳人新材料为何会有这么足的动力继续做大”的问题,他答道:“我们公司与多个国际知名运动品牌已合作多年,在与客户的合作中我们发现,这些品牌本身就制定了可持续发展计划。他们希望能在提高涤纶纤维用量的同时却不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此,逐渐加大了对再生纤维和原液着色纤维的采购量。下游客户的需求增长,使佳人新材料继续扩大发展的信心更为坚定。而这些国外运动品牌的发展信心又来自何处?当然是来自他们的消费者对于绿色纺织品的认可度和购买力。”

  不过,国内市场消费者的意识也正在改变。一方面,随着消费理念的普遍提升,国内消费者对绿色生态系列产品正变得越来越重视。另一方面,在绿色发展的大浪潮中,更多的公共组织、平台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具有绿色、环保价值的新兴材料行业,并开始加大对该行业的关注,对大众理念进行引导。比如,今年6月4日晚间,央视2套《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中播出了《难回收的旧衣服》的专题报道,这无疑是一次很好的“科普”。

  而且,一些国内品牌自身也正在加强对消费者的理念引导。“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服装的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环保跟自己有关系,所以,361度希望继续加大对消费者的引导。”田友如说。

  绿色纤维事关纺织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纤维标志认证由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指导、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具体实施。目前,我国共有21家企业获得了绿色纤维标志认证。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贺燕丽指出,化纤目前已占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80%,每年的加工量约为5000万吨,而我国化纤产量约占世界化纤总产量的70%。我国化纤产业的体量如此大,其绿色发展直接关系着纺织工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在化纤产品中,石油基产品约占90%,而石油是****资源,石油基化纤产品也不易在自然界中降解,因此,必须解决化纤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展绿色纤维标志认证,正是为了有效推动化纤工业的绿色发展。

  一直专注于做原液着色纤维的浙江金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批通过认证。该公司行政部主任沈冬梅介绍,公司做原液着色纤维近20年,产品用途广泛,客户相对高端,目前,面料、家纺企业对绿色纤维的需求量比较大。公司使用的油剂等都是环保的,生产过程也强调环保,已经形成一定的绿色制造方案,并不断完善认证体系。2018年,公司着重从设计、生产过程、营销等方面形成一体化方案。

  “我们公司尽力扩大绿色纤维在下游客户中的宣传,要求业务员就此一一去与客户沟通,去给客户讲解。目前,一些客户甚至提出绿色纤维定制的概念。接下来,公司希望能影响更多的下游客户,使他们对绿色纤维更加重视。”沈冬梅说。

  佳人新材料以废旧纺织品为原料,通过“化学法”的彻底分解,把原料还原成全新的聚酯纤维,在过程中可以去除颜料、颜色和杂质,生产的再生涤纶产品的品质堪比原生涤纶。余新健指出,通过绿色纤维标志认证是荣誉,也是对企业的更好鞭策。接下来,从生产到后道产业链,公司将与下游品牌商广泛合作,从环保、生产、产业链角度都要更好地体现绿色。在生产环节,公司今年加大技术创新,扩大产能,还将重点推出环境友好型的无锑催化剂再生聚酯产品。

  扬州天富龙科技纤维有限公司拥有再生纤维生产线17条,年产能约为20万吨,其生产的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也获得了绿色纤维标志认证。该公司副总经理陈坚表示:“我们发现,下游客户对再生纤维的需求量逐年上升。此前,社会上对再生纤维存在一定误解,但公司实行严格的、更高的标准,开发出高标准、高质量的产品,通过自身不断突破和客户推进,获得了更多认可。”

  那么,绿色纤维标志认证工作和获得认证企业接下来的重点发展方向是什么?对此,贺燕丽表示:“我们要制定绿色纤维的相关标准,以此作为评价企业产品能否加入认证的依据;生产绿色纤维的企业要不断提升工艺和技术,使产品更丰富、节能降耗的水平更高;应加大对绿色纤维的传播和推广力度,让社会上更广泛的群体以及上下游企业更了解、更认可绿色纤维;要继续壮大认证企业的队伍,扩大获得认证企业的规模,并积*推动家纺、服装等下游品牌使用绿色纤维吊牌。”(来源:中国纺织报)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