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工厂关闭业务转向海外日本国产服装要“消失”了?

百检网 2021-12-07

   日媒称,日本国内服装生产规模持续萎缩。日本*大的牛仔裤生产商EDWIN相继关闭国内工厂。优衣库等日本服装企业在人工费低廉的海外扩大生产,2017年进口比例达到98%左右,而日本国内生产件数则首次跌破1亿件。虽也有服装企业坚持在国内进行生产,不过竞争十分激烈。日本国产服装面临着消失的风险。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6月29日报道,EDWIN公司2017年整合青森县内的一些工厂,今后计划进一步改进生产,重振业务。

  据日本纺织品进口商协会统计,显示日本国内服装进口比例的“进口渗透率”2017年为97.6%,连续5年刷新历史新高。由于来自中国等亚洲国家的进口增加,进口比例较20年前上升超过25个百分点。反之,日本国内生产量直到2008年一直超过2亿件,而2017年则减少至约9840万件,首次跌破1亿件大关。

  报道称,在服装行业陷入防御战的背景下,大型衬衫厂商的高管坦言:“有同行公司拜托我们增加对国内工厂订单。”在九州等地设有工厂的大型衬衫生产商山喜公司表示,如果低价产品不更多地借助中国和老挝的工厂生产,则难以与海外产品竞争。

  报道认为,竞争不过海外产品不仅是因为与新兴市场之间存在人工费等成本差异,还因海外工厂在日本的技术指导下,染色和缝制等工序实现与日本同等的品质。

  报道称,大型休闲服装企业GU以中国和越南为中心,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构筑价格低廉且能迅速将流行元素融入商品的生产体制。运营GU的迅销公司董事长柳井正表示:“亚洲工厂员工能力很强。日本工厂员工年龄较大,厂均人数也较少。”

  报道称,日本国内的服装市场规模从泡沫经济时期的15万亿日元(1元人民币约合16.7日元)减少至10万亿日元,而供货量则从20亿件增至近40亿件。相比过去的一件衣服穿很久,如今追逐时尚潮流、频繁购买低价位服装的穿衣方式不断渗透。日本服装市场平均单价出现下滑。二手商品交易平台Mercari等C2C(个人间交易)网站抓住消费者心理,使得这一倾向愈发明显。

  不过日本国产服装厂商也并未坐以待毙。因某品牌衬衫而闻名的一家公司就一直执著于国内生产,2017年12月底还推出从纺织到缝制的全部工序都在日本国内工厂完成的“纯国产衬衫”。这款衬衫价格不含税6900日元。在服装价格走低背景下,这一价格高于其他厂商产品,但在实体店内经常卖到断货。该公司董事长贞末良雄表示:“美国纽约门店反响也很好,争取将日本生产的衬衫推向全世界。”

  报道称,在日本国内,定制服装虽价格偏高,但人气不减。由机械进行自动生产等技术也不断进步。日本服装行业处于紧要关头,各家企业正在摸索打造品牌和运用数据的全新营销手法等生存策略。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