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7月6日中美互加关税之日的到来,除港口保税、运输在途的美棉仍有希望赶在“大限”之前清关进口外,一定量的2017/18年度美棉进口合同将因无法执行而违约、毁约(一些机构、外商分析,毁约数量或达到8-10万吨)。
因中美贸易争端预计将打打停停,边打边谈,是一场“持久战”,关税政策仍存在较大变数;再加上距2018/19年新棉上市装运还有3-4个月,因此针对签约2018/19年度美棉合同买卖双方仍以协商、观望为主,毁约的现象并不多。据一些国际棉商、印度出口企业反映,随中美贸易争端升级,印度棉出口驶上“快车道”,尤其是高品质S-6、MCU5、J34受到部分中国大中型纺企关注和青睐。
业内人士分析,激发印度棉短期大卖的原因除中美贸易战“箭在弦上”外,还有如下三个条件:其一、6月上中旬中国政府增发了80万吨滑准关税棉花进口配额(全部分非国营贸易),企业对外棉进口的主动权、决定权提高;其二、5月中旬至6月中旬,ICE棉花期货**美棉、澳棉、巴西棉、非洲棉等现货价格大涨上涨,6/7月船期EMOT/MOT、SM、C/A SM与S-6 1-5/32的价差拉大到9.5-10.5美分/磅、11.5-12美分/磅,印度棉的性价比优势比较突出;其三、近期印度卢比大幅贬值,中国企业进口成本下滑;再加上印度棉相对美棉、澳棉、非州棉等运输距离短、运费低、交货快等优势,使印度棉近日对中国出口现短暂“井喷”趋势。
近日,印度棉花协会、投资机构、涉棉企业认为受中美贸易争端加剧的影响,中国棉花进口将被迫寻找其他品种代替美棉,印度棉花出口订单将会激增,2018/19年度印度对中国的棉花出口量可能猛增至500万包(85万吨),较2017/18年度翻五倍。对于如果中美贸易争端迟迟无法有效磋商,贸易战向纵深发展,可以预见2018/19年度印度棉将大肆抢占中国市场的美棉份额、印度棉成为中国纺企、贸易商补充棉花资源的不二之选(海关统计,2017年美棉的进口量占我国棉花进口总量的43.8%,呈恢复增长),印度棉进口呈现增长趋势业内已达成共识,但增长多少、如何增长除了中美因素外还包括如下几点:
**是2018/19年度印度棉可供出口的数量。从印度棉花协会、USDA等各方反馈来看,2018年印度棉种植面积将下滑10%-13%(部分外商、印度棉企预测减少15%),加上西南季风推迟到来,因此2018/19年度印度棉产量很不乐观;再加上近几年印度国内对高品质、高等级、高一致性棉花消费需求迅猛增长(纱厂主导产品21S甚至32S及以上),可供出口的S-6、MCU、J34或不足100万吨(印度好棉花大多留在国内消费),USDA预测2018/19年度印度棉产量、出口量分别为620.5万吨、92.5万吨,如果85万吨出口至中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纱厂如何解决原料问题;
其次,印度棉价是否具有足够的竞争力?中美贸易战开打,印度棉对中国出口的机会大增(2018/19年度美棉想进入中国市场必须通过越南、印尼等国周转或缴纳高关税进口),但同样也给了非洲棉、巴西棉、澳棉、中亚棉(主要是乌棉)等抢占美棉市场份额的时机,如果不参考ICE、独立定价的印度棉CNF、FOB报价相较其它产地棉花没有任何优势甚至倒挂的话,恐怕中国买家也要慎重下单。如6月20日以来,ICE、外棉现货价格大幅下挫,印度棉价仅象征性回调,S-6与EMOT/MOT SM、SM西非棉、SM巴西棉的价差收缩至3.5-4美分/磅、6.0-6.20美分/磅、6-6.20美分/磅,性价比明显下滑;
再次,2018/19年度中国棉花供给市场存变数。一是2018/19年度国内棉花产量能否达到600-620万吨,决定对进口棉花的依赖程度;二是随中国纺企升级转型完成,重点采购高品质、高可纺性的外棉,印度可供出口皮棉中有多大比例符合纺企需要?三是中美双方都在试探对方可可承受的底限,贸易争端将是“一面打一面谈”,如果谈得拢、说得开,对美大豆、棉花等农产品和能源进口随时有放开的可能,并不见得非要出现“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两败俱伤情况出现。(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