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催:把纺织服装厂搬到东南亚,结果掉进了坑……

百检网 2021-12-07

*近,Adidas和Nike的主要供应商宝成集团决定调整全球战略:越南将不再扩厂!此外,早早在越南投资建厂的日本企业和中国台湾企业,也已不再在越南开设工厂……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几年,有许多报道和分析谈及中国纺织服装制造业的迁移,高端制造业回流美国,低端制造业转向成本更低廉的东南亚。但将工厂搬迁至东南亚,真的能挽救微薄的利润吗?


 

*近,开服装厂的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案例:

某跨国服装M集团,旗下有很多产品线,其中的一条产品线的制造工厂在中国一南方城市。该公司位于全世界的销售订单都汇集到这家制造工厂,生意相当红火。

该跨国集团有一个部门(A部门),专门研究世界各地的比较成本,然后决定厂址迁移等事宜。

A部门考察了位于中国南方的这家工厂,认为其人力成本在这些年里逐步上升,已经没有比较优势了,建议将工厂迁移到其它地方。它又考察了东南亚某个国家(P国),发现这里的人力成本远远低于中国,而且这里有港口,运输非常便利。*有利的是,这里恰好有一家主原料工厂,面料质量也不错,也就是说迁移过来的新工厂可以就地采购。

A部门的考察结论就是,这里是天然适合取代中国工厂的地方。*后总部拍板,在P国建立了新工厂,并且在新工厂建立的当年就关闭了中国工厂,企业SAP系统自动将全世界的销售订单都转到了P国新工厂。

然后……悲剧开始了。。。

新工厂采购人员突然发现,那家面料工厂(规模较小)早已经和M集团的主要竞争对手签订了**采购协议,新工厂在本地采购不了任何面料。没办法,只好紧急恢复原中国工厂的采购部门,从原有供应商那里采购原料,然后出口至P国新工厂。

成集装箱的原料发到了P国港口,发现那里的港口装卸以及报关手续繁琐且效率低下,原料都堆积在港口;同样的,工厂好不容易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在港口堆积,出不了关!

位于世界各地的销售叫苦连天,成天被客户催货。现在悲剧还在继续,不知道什么时候熬出头。。。



 

对此,我服装厂朋友的感想和体会是:

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来自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并不多。有点岁数的人都有印象,主要是来自港澳台的投资, 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

在改革开发整个阶段,中国一直坚持的是基础设施投资,大约在2000年以后,也就是改革开放20年以后,跨国企业才开始真正大规模进入中国。也就是说,大规模的产业,除了需要目的地具备充足的人力资源外,还要具备完备的基础设施。否则的话,都是坑。

要巩固中国制造业的地位,从根本上说,一定取决于本土制造企业的崛起。大型跨国企业在中国开办的工厂,本质上说,是其产业链的一部分,这些工厂,要么缺乏技术研发能力,要么市场和技术两头在外,经营权又不在自己手中,工厂被转移,也就是跨国公司总部一句话的事情,毫无办法。从长远的看,这一类型的工厂,是肯定要关闭的,是必然的,阻挡不了的。跨国企业对中国制造业的鲶鱼效应,随着中国本土制造业的兴起,已经变得可有可无。


 

很多人担心美国的制造业回归,他们看到了美国更便宜的地价、电价或者其它有利的因素,却很容易忽视一个更根本的因素:人。在美国,传统制造业工厂中,很难看到精干的年轻人,多的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如果中美打贸易战,在*开始的几年,美国或许会让中国伤痕累累,但美国本土的制造业却不能从中获益,*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花了巨大代价伤了中国的制造业,然后还得多花一笔钱,从其它国外产地进口。 

这一点我们看看*初爆出贸易战新闻时,美国各行业协会的表现就知道了——美国鞋类和服装协会在通告中提到,很高兴美国政府没有把鞋类、服装和旅行用品列入加税清单中,不然会对美国消费者造成灾难性的影响;美国消费电子行业协会在通告中表示,特朗普政府将电视机列入25%的拟加税清单中,呼吁企业与消费者在30天的评论期中行动起来,使美国政府明确此举对于美国就业及经济的伤害;由于塑料制品被中美双方都列入了加税清单中,美国塑料行业协会很受伤,他们在通告中呼吁,在加税计划生效之前,希望两国重新考虑,不要在错误的路上更进一步,希望两国找到真正的解决之道,使所有的企业与消费者受益。

毕竟,即使很多人支持有“反全球化”言论的特朗普,但在买东西的时候,*终还是选择了购买性价比高的产品,而这些商品很可能90%都来自于中国。

中国在贸易战中的一系列打击中恢复过来,一定要依靠本土的制造企业。中兴被美国人卡了脖子,但从国家层面看,这样的企业表面上风光,实际上是我们隐藏的弱点,越早暴露越好,中兴倒下去,其市场份额会被华为这样的企业接手,从而使其更加强大。

就像80年代我们对日本制造业各种羡慕嫉妒恨却又无可奈何一样,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是国际产业分工的发展结果,有其必然趋势,有人想硬扳过来,必然是事倍功半,要撞南墙的。

 

正如服装厂朋友所说,产业链从中国迁移出去并不是这么容易的事。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国是国际上仅有拥有联合国工业分类中悉数工业类别的国家,构成了“类别完全、独立完好”的工业系统,此外,我国的配套大大优于东南亚国家。

举个例子——越南,我们国内的很多企业家也发现了,去越南考察的人是很多,但是真正去投资建厂的却很少。为什么?你看得见的成本比如人工水电确实是比国内少,但看不见的隐性成本有可能会是一个深坑!

*端的案例是2014年的越南排华事件,有的工厂经营十几年被毁于一旦。

往近了说,*近Adidas和Nike的主要供应商、鞋业巨头宝成决定调整南向政策,越南厂将不再扩厂,其毫不讳言地指出,越南厂接二连三发生罢工,对集团形象造成*大损害。

 

宝成位于越南同奈省的独立鞋厂在今年3月24日发生数千名员工罢工事件,这已是宝成在越南近七年来,所遭遇的第五次大规模罢工事件。

据了解,越南近20年来,工资涨幅已超过17倍,加上社会保险费率不断调高,且越南政府规定自今年起,员工所有所得包括奖金,都必须纳入投保薪资,这对制鞋及成衣等劳力密集产业造成相当大的衝击。

另一方面,越南劳工权益意识高涨,工会又彼此互通有无,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很快就能互通讯息,强势要求资方比照办理,否则就发动怠工或罢工事件。宝成此次员工罢工,就是因为越南厂展开薪酬新制宣导,部分员工担心影响收入与福利而发动罢工,宝成*后妥协,取消薪酬新制。(不过宝成的未来策略是加码投资印尼、缅甸。)

 

早早在越南投资建厂的日本企业和中国台湾企业,也已不再在越南开设工厂,转而将投资放在房地产和农业。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说明了市场风向。

我们现在一再强调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驱动力并不完全来自于东南亚所谓的取代“威胁”,目前“Made in China”能够“占领”世界,未来也还是如此。但国家的政策导向在于促进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大、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毕竟,谁也不想永远站在“为他人做嫁衣”的那个位置上。

所以,要巩固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地位,从根本上说,一定取决于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升级、品牌升级,向高端制造、精品战略迈进。

说句大实话,在目前这个转型期,一定会死掉一批低端制造业企业,为市场腾出空间,只有在经历洗牌之后,才留下来真正做产品、做好产品的企业。

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你觉得呢?(纺织印染服装平台)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