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海淘客”即将迎来新一轮政策红利。11月2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情况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介绍,未来商务部将通过降低部分日用消费品关税,增加消费品进口,优化进口结构。据了解,2015年以来我国已分两次下调近300种日用品关税,并通过财政、金融手段进一步拉动进口。有分析认为,在惠及消费者的同时,更低的关税也有助于国内跨境电商发展壮大。
“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进口工作,近年来我们采取积*有效的进口政策,通过多种渠道主动扩大进口”,王炳南介绍,下一步商务部还将采取三方面举措扩大进口,包括完善扩大进口财税政策、金融政策,降低部分日用消费品关税,增加消费品进口,同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进口信贷的支持力度,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等。
记者梳理发现,2015年来我国已先后部署了多轮降低日用品关税工作。2015年6月,财政部下调部分服装、鞋靴、护肤品、纸尿裤等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平均降幅超过50%。随后在去年元旦,财政部再次宣布降低税率相对较高、进口需求弹性较大的箱包、服装、真空保温杯等商品进口关税。调整后,颇受消费者关注的西装、毛皮服装等进口关税由14%—23%降低到7%—10%,纸尿裤的进口关税则由7.5%降低到2%。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介绍,两轮减税叠加,政策共惠及了近300种日用消费品。
此外,去年6月国务院还发布了《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要降低部分日用消费品关税,引导境外消费回流。
赵萍认为,近些年我国日用品进口额呈逐年上升态势,但在外贸进口总额中的占比仅为10%左右,这与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的地位不对等,“随着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对于来自国外的高品质、特色商品需求尤其旺盛,进口提升确实还有较大空间”。还有分析认为,国人偏爱海外购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国内外商品价差,而产生价差的根源就是较高的税率,因而多轮关税下调将有效促进消费回流,利好进口之余,这一举措也能进一步助力国内市场,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消费结构加速优化
在已有降税成果的基础上,各界均十分关注未来日用品进口关税进一步调整的空间。对此,赵萍表示,经过两轮降税,主要日用消费品中,化妆品平均关税在5%左右,相较此前降税幅度较大,继续下调空间有效,但服装、鞋帽等商品当前关税在10%—15%之间,进一步下调到10%左右可能较为合理,这类商品是居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也是相关部门推进降关税扩进口*主要的服务对象。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则表示,凡是有助于平衡外贸形势、节约国内资源的日用品,未来都还有继续下调关税的空间,不过在鼓励进口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国内相关产业品牌培育,争取实现国内外产品公平竞争的局面。白明直言,通过降低关税刺激日用品进口,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尤其是服务国内消费升级的旺盛需求,“此外,当前我国与多国经贸往来呈现较大顺差,适度增长的日用品进口量有助于平衡外贸”。
还有分析指出,通过降低进口关税,更多差异化、高质量的产品可以以更合理的价格出现在中国市场,这样既能在短期内弥补我国由于供给层面的落后所导致的市场空白,同时也能够促进国内消费结构的升级和优化。赵萍则进一步指出,通过加重消费品进口比重,适当压缩工业装备、原材料进口比重,我国进口有望形成“有大有小、有轻有重”的健康结构。
利好跨境电商
关税降低是商务部再度明确对跨境电商扶持所释放出的积*信号。北美购物广场副总经理马新玲表示,日用消费品是当前跨境进口市场中的主要品类,关税降低的影响主要对一般贸易形式,*明显的体现可能会带动商品零售价格的降低,消费者会因此受益,跨境供应链上的企业也会加大进口量。但就北美购物广场而言,商场内销售的商品均在正面销售清单上,通过保税备货的模式运营,本身就享受税费的减免,所以影响不会很大。
在洋码头CEO曾碧波看来,在整个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降低日用品的消费关税,其实有利于跨境零售企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对于整个消费零售行业来讲也是一件好事。他认为,跨境电商作为新兴行业,实际上有助于扩大整体零售市场中的商品品类,也有助于推进全球贸易一体化,提高全球商品的流通效率。
北京中海通科技有限公司大数据实验室首席分析师黄胜辉表示,实际上,早在今年5月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就提出我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此背景下,我国鼓励跨境进口已经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国内的消费者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表现越发明显,而每年中国消费者在境外消费的规模超过万亿元,要把这部分消费拉回国内,跨境进口是主要途径之一。此次商务部表态将降低部分日用消费品的关税,如果涉及到如奢侈品、化妆品等高端消费产品,会给市场带来更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