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巴国内
二、中国国储棉轮出抵御外纱进口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河南、山东、江苏、河北等地的棉纺织厂反映,虽然国储国产棉颜色级普降至“12”“13”“14”“22”“23”等,但纤维长度、马值、断裂比等强度与2015/16年度皮棉相比并不仅差反而稍强,纺21S-32S纱没有任何问题,更重要是棉花成交价10500-12000元/吨,较2015/16年度棉花低500-1000元/吨,低支纱、低配纱的成本较3、4月份有较大幅度下降。
截止5月30日,国储棉累计成交55.34万吨,28.04万吨进口棉****成交(据年初估算,2012年度国储进口棉剩余数量约30万吨,即将售罄),棉纺织厂、贸易商的竞拍和采购热情将随着进口棉全部轮出而迅速降温,一方面从轮出量来看,60万吨左右的数量已接近一个月棉花消费量,用棉企业“等米下锅”的状态得到有效缓解,补库动作相应减慢;另一方面国储棉竞拍价“低开高走”,盲目加价已使很大一部分纺C32S及以上支数棉纱的企业利润微薄甚至没有利润,火爆加价的结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纱厂逐渐理智竞拍。5月30日国储棉成交比例首次跌破88%,国产棉生成交率86%。随国储竞拍、加价降温,成交价格下滑甚至以起拍价成交的希望大增,我国纺企的原料成本将再次下滑,内外C21-C40纱的报价持平甚至较大幅度“倒挂”。
三、中国织布厂、贸易商对棉纱的需求、采购将不断降温。**,按惯例6-8月份是中国纺织业的淡季,目前已有很多布厂、服装厂、贸易商表示内外需订单呈现较为明显的“退潮”,山东、河南、江浙等地的棉纺厂也反映5月份棉纱线的销售、提货形势不如4月份,国内低支棉纱、低配纱以及气流纺的供应呈现“饱和”“过剩”迹象;其次,与上游棉花现货,国储棉轮出以及郑期、商品棉电子撮合等市场的“红红火火”相比,中游C21-C40S棉纱仅象征性的上涨了200-300元/吨,高支纱、精纱厂则“原地踏步”;下游坯布、面料、服装“价量”表现的更为“消*”,产业链“肠梗塞”问题非常突出,再加上染整费用、染料费大幅上涨(涨幅超过10%甚至15%),布厂和贸易商亏损比较普遍,减产、少接单成为织造企业的通常做法;再次国内中小纱厂的产品的库存再次回升,“去库存”又成为6-9月份棉纺织厂“断臂求生”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