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2016年已经拉开帷幕。一个奋斗的五年过去了,又一个崭新的五年来临。回顾“十二五”发展,中国纺织工业与“十一五” 相比发展增速明显放慢,增长动力加速转换,结构调整持续深入,全行业运行基本平稳。当下,我们已经进入“十三五”发展时期,全行业正以饱满的热情遵循中央 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调整和转型升级,向纺织强国做*后冲刺。
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向奋战在全国纺织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和曾为纺织行业发展做出贡献的老同志及家属致以新年的问候!并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国内外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平稳“十二五”,适应力在增强
回顾“十二五”以来的发展,纺织工业*主要的变化是行业发展进入新常态,其特点是发展压力加大、增长动力转换加速、调整持续深入、运行基本平稳。具体地 说,行业经济增长由中高速向中速逐步减速换挡,多数经济指标由两位数降至个位数,下行趋势与压力明显;与此同时,行业的结构调整、质量效益提升和创新驱动 对产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建立跨国产业链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已经显现,体现出行业对新常态的适应能力得到增强,在转型升级中基本保持了平稳健康和可持续 发展。
“十二五”时期,纺织工业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引导下,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从经济运行到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品牌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绩。
规模效益平稳增长。2015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预计70500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9.2%;实现利润总额预计3950亿 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2.0%。“十二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估计在9%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工业系统中均处于较好水平。2015年,全 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预计为2920亿美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6.6%,与“十二五”规划目标3000亿美元略有差距。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世界的 比重由2010年的34.1%增长到2014年的37.4%,增长3.3个百分点。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十二五”以来,产业结构进一步 优化,产业用纺织品作为行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作用进一步发挥,服装、家纺、产业用纤维加工量比重由2010年的51:29:20调整为 46.8:28.6:24.6,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纤维加工量年均增长10.6%。化纤在全国纤维加工量中占比提高12个百分点,化纤产量占世界的比重提高 7.7个百分点。纺织工业向中西部转移继续推进,中西部地区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比重由2010年的16.8%上升到2015年1~9月的 22.2%,其中新疆是新的投资热点。纺织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骨干企业加快投入建设在周边国家的制造基地,并逐步开始向发达国家产业链高 端领域发展。
创新驱动得到体现。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多项行业关键技术取得进步并得到推广,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在产业链各环节广泛应 用,企业重视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并取得成效,全行业有14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 奖,557项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规模以上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是“十一五”末的3.4倍。
品牌创建工作有效推进。全行业品牌意识大幅提高,全产业链品牌体系正在形成。行业性品牌培育管理体系与品牌价值评价制度初步建立,高速增长的纺织服装电子商务扩大了品牌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绿色发展取得进展。“十二五”时期,大量节能降耗减排新技术获得广泛推广应用,棉纺、化纤、印染等各行业都有一批先进技术,在节能节水和减少污染排放等 方面发挥了积*作用。百米印染布新鲜水取水量由2.5吨下降到1.8吨以下,水回用率由15%提高到30%以上。再利用纤维年产量达到600万吨,占纤维 加工总量比重由2010年的9.6%提高到12%以上。“旧衣零抛弃”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促进了废旧纺织品回收、分拣和综合利用产业链的建设和 发展。
“十二五”以来,纺织工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困扰行业发展和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国内外
“十二五”期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世界经济与贸易增 长恢复缓慢,2015年行业的出口形势非常严峻。虽然行业整体运行比较稳定,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和投资的增长表现比较正常,但行业出口出现了 持续负增长的局面,2015年1~10月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同比下降5.4%,比上半年降幅又扩大2.5个百分点,而且是量价齐跌。这是继亚洲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出现的第三次出口负增长。这与国际市场需求不足、欧元和日元大幅贬值、国内产能向外转移带动贸易转移、原料价格走低带动出口产品价格下降 等因素有关。未来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除以上因素外,还将受到全球区域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影响,总体上在充分发挥产业链优势、加快结构调整的同时,保持出口的适 度增长还是可能的。
决胜“十三五”,向强国迈进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中央在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建议”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 与社会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对于纺织工业 的“十三五”规划工作来说,要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表现出的速度变化、结构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重要 原则,必须将五大理念作为纺织工业“十三五”规划谋篇布局的主线和导向。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由 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决胜阶段。面临如此巨大的国家和行业的变革,我的理解是:创新发展应该是纺织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是 纺织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是纺织强国建设的基本保障和追求目标。
具体结合纺织行业来讲,创新发展*重要体现在促进资 源优化配置、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方向上;协调发展*重要体现在区域结构、企业结构、行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链上下游行业以及大中小企业的 协调发展上;绿色发展体现在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以及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上;开放发展体现在充分利用好国家战略,加快产业链在全球的布局,促进出口贸易的 优化升级上;共享发展主要体现在行业企业从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型,纺织行业要继续在促进就业、美化人民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我国经 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纺织工业在经济发展、出口创汇、满足消费、解决就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此,我们一直说纺织工业是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 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这个定位在全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对提振行业发展信心也发挥了积*作用。开展“十三五”规划研究 和编制工作以来,关于在新时期如何对行业进行新的定位,我们将其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根据世情和国情,我认为在相当长时期内纺织工业作为我 国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的地位不会变,基于比较成本层面的国际竞争优势正在进一步转换为产业链层面的国际化新优势。针对我国纺织工业结构和布局 优化的新特点,面向创造供求和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纺织工业要突出体现科技和时尚融合、终端消费多元化拉动,还要进一步认识新形势下纺织工业对国 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纺织“十三五”规划中,我们提出了一个与过去有所调整的行业定位表述:“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 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是科技和时尚融合、衣着消费与产业用并举的产业,在美化人民生活、带动相关产业、拉动内需增长、建设生态文明、增强文化自 信、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纺织工业“十三五”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已经不断吸收十八大以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总体 把握上与国家的原则和目标是一致的,并能够体现纺织行业的特点。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市场导向、创新驱动、结构优化、绿色发展原则, 主动适应和**经济发展新常态,利用纺织工业自身良好的产业基础,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创造“ 互联网+ ”时代和国际化发展的纺织新优势,成为科技、品牌、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实力都不断增强的世界纺织强国。
2012年我们发布了《建设纺织强 国纲要(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建成纺织强国的行业发展战略目标。纺织“十三五”规划目标与纺织强国目标之间的衔接非常重要,纺织 “十三五”是建成纺织强国的冲刺和决战期。衡量强国目标是否实现不是单个指标能够体现的,科技、品牌、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四个方面的综合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先 进国家行列,形成支撑强国发展的产业链与价值链体系,才是全面衡量纺织强国是否建成的标志。这些年来,强国建设工作一直在全行业积*推进并有了明显成效。
站在“十三五”的起点,我们信心百倍。日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了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对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明确了落实“十三五” 规划建议要求、推进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工作重点。提出了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这一论断。宏观调控思路的重大创新,对于推动纺织经济发展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 之年。我们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判断和决策上来,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摈弃传统发展思维,按照“创新、协 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谋划发展。坚定信心、稳定预期、正视挑战、克服困难,戮力同心**纺织业跃上发展新台阶,推动纺织经济攻坚克难、闯关夺 隘,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