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2015年4月,我国棉纱进口21.56万吨,同比增加了18.49%,2015年1-4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80.61万吨,同比 略增了16.11%,2014/15年度我国累计进口棉纱152 0173 3840.3万吨,同比增加6.78%。2015年以来,进口棉纱呈现持续高位增长(春节因素除 外),棉纱产地丰富,棉纱品种自OE7S-80S几乎全覆盖的趋势。青岛、张家港、广州、宁波等港口贸易商反映,4、5月份棉纱进口商纷纷调整策略——减 少C21S及以下支数棉纱的采购,加大对C40S及以上支数棉纱的询价、下单。因此5月上中旬以来,40S-80S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台湾以及印尼产 地的全棉纱、混纺纱抵港量呈现快速上升势头,特别是JC40、JC50、JC60S印度“包漂白、包染色”纱的品质、稳定性逐渐获得国内布厂、服装厂的认 可,国产棉纱陆续被取代。业内分析,进口棉纱的竞争力已向中高支全棉、混纺纱方向提升,也意味着东南亚国家对长绒棉、中长绒棉以及高品质澳棉、美棉的需求 将快速增长,同中国纺企对原料的争夺扩大到国际市场,须引起出口企业的高度关注。
一、印度国内纺纱锭数超过5000万锭,而且设备比较先进,随大量的技术工人培训成熟,向高支纱、高配纱和高支高密坯布、面料提升 是必然趋势。在近几年“纺织、纱线、面料展”印度、巴基斯坦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展示产品除高支精梳纱外还有紧密纺、涡轮纺、赛络纺以及新型纤维纱来 看,东南亚国家纺纱技术水平、供货能力和设备更新速度大幅高于外界预期。印度某10万锭大厂,主导产品提升至C32—C50S和精梳32S-80S,拳头 产品是精梳40S、精梳60S全棉纱;
二、印巴企业采购棉花原料成本比较低,而且没有进口配额、关税等限制。2014/15年度以来,一些国际棉商纷纷表示,虽然中国企 业对SJV PIMA、SJV ACLCA和埃及吉扎86、吉扎88等采购一直“不温不火”,但包括印度、越南、台湾、土耳其等国家采购商却比较积*。5月15-22日,国内SJV PIMA GC1-1-48、SJV PIMA GC2-2-48的CIF报价168美分/磅、167美分/磅(5/6月船期),折合人民币报价分别为22950元/吨、22800元/吨,而国内清关后 二级SJV PIMA现货报价高达29000-29500元/吨,国内外纺企长绒棉的差价在3000-5000元/吨;
三、印巴等东南亚国家人工成本也在迅速上升,生产低支纱利润被大量吞噬,21S及以下棉纱的基地逐渐向非州国家转移,过剩的棉纺产 能只能向高支、高配、差别化和新型纤维方向调整。据了解,随大量的欧美、东亚订单向印巴、越南、印尼、泰国等国家转移,整个纺织服装产业迎来“黄金”发展 期,但工人工资、各项成本支出以及税收等相应快速上涨,纺企的生存压力与日俱增。目前越南工人工资约250-300美元/月,相当于国内纺纱厂职工的 50%-60%,印度工人工资在300-350美元/月,相当于中国工人的70%左右,东南亚各国的低廉劳动力成本不断消失,逼迫各纺纱厂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