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传言中国将限制发放进口棉配额,除了WTO规定的89.4万吨配额之外,加工贸易和滑准税配额可能不再发放,也就是说即使ICE主力合约跌破60、58乃至55强支撑位,使国际市场棉价大幅低于国内市场,中国企业的*大进口量仍仅限于89.4万吨,没有任何其它渠道或方式降低纺纱成本。一些机构和外商认为,随2014年底一次性发放89.4万吨关税内进口配额后,中国
一、虽然2014年
二、印巴、乌兹别克斯坦、越南、印尼等地的C40S以下棉纱品质已全面达到并超越大部分中国中小企业,而精梳纱、高配纱也逐渐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紧密纺、赛络纺等新型纺纱技术、产品比例甚至高于中国企业。由于东南亚、中亚以及土耳其、孟加拉国等国纺纱设备集中在1990-2010年,生产自动化、现代化已高于中国七、八十年代的纺织设备。2013、2014年很多机构组织中国棉纺织企业、棉花企业、服装企业等赴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纱厂参观,一个共同的感受是设备先进化程度令人咂舌,完全可以媲美国内大部分棉纺厂,只是因工人熟练程度不够,纺纱配棉水平不高以及下游印染、服装等产业链不完善等等缺陷而无法在国际市场与中国产品“一较高下”,但随着近两年印度、越南、印尼等国家纺厂大量采购、使用高等级美棉、西非棉以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棉,配棉等级和水平得到长足进步,从近两年全国各地纱线展、面料展、新型纤维展上印度、巴基斯坦等纱厂、出口商占据“半壁江山”来看,中国市场低支纱市场已全面“沦陷”,一些布厂和进口商反映,印巴等产地棉纱存在强力好、易染色及供货快等特点。据海关统计,2012年我国外纱进口达到152万吨,同比增幅达到69.01%;2013年外纱进口量更高达210万吨,增幅进一步扩大;2014年预计进口总量仍将突破200万吨;而2015年因棉花进口配额发放数量大幅压缩,进口棉纱、棉布成为大部分贸易商、中间商的**选择。中国棉花协会的理事会上一些企业和个人甚至悲观的认为2014年以后中国C50S以下的纱线市场份额将几乎被印度、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国家垄断,中国纺企产品和品质的竞争能力、优势将体现在C60S甚至C70S以上的普梳、精梳纱上。
三、由于配额连续两年大幅压缩,大部分外棉对中国棉花进口市场“守之不愿,弃之可惜”,因此“搬家”至印度、巴基斯坦甚至越南、印尼等国家短暂过渡的可能性较大,而留守的大中型外商也将不约而同的打起进口棉纱的主意,特别是印度棉商、出口商。据调查,近日包括某大型印度棉商在内的棉商、贸易商纷纷挂牌销售印度、美国、乌兹别克斯坦、墨西哥、土耳其等产地的棉纱,甚至非洲气流纺纱也“不远万里”赶来“凑热闹”,因此棉花、棉纱“一肩挑”将是国际棉商的发展方向。而随中国棉纱进口量逐年递增,大型贸易商的加入,外纱的采购、运输、保险及其它成本将得到很大程度的减少,外纱的竞争优势不仅表现在价格上,更将表现在品质、售后检验、仲裁和便捷索赔等等方面,将从正面同中国棉纺织厂“竞争”。据统计,2014年8月印度登记出口棉纱量为9.65万吨,同比减少7.99%,环比减少了2.3%,2014/15财年印度累计登记出口棉纱46.87万吨,同比减少20.97%,中国布厂、贸易商将采购重点转向其它东南亚、中亚及墨西哥、土耳其等国家导致进口印度棉纱大幅下滑是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