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中旬以后,新疆
期待
“棉花市场走到今天这个地步,*需一场真正的改革,把棉花交易真正交给市场。”6月12日,江苏宁波某纺企负责人介绍,应该说目标价格的“初衷”是好的,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期待。这位负责人分析,由于近三年,国家实行临时收储政策,导致皮棉资源基本出于国家储备棉。纺企80%以上用棉要通过竞拍购买,其中存在一定的弊端:**质量难以保障,其次储备棉出库费用较高。很多企业对于由临时收储、抛储政策向“目标价格”转变心怀期待。如此的话,纺企就能够真正从市场获取棉花,根据企业需求选购适合纺织的棉花。
“忐忑”
很多企业表示,目前目标价格细则仍未出台,估计会有很多执行细节,在政策方还要形成一致意见。这再次引起市场“消息漫天飞”,很多纺企心里没底。6月12日,河北石家庄某纺企负责人表示,“目标价格”政策只在新疆执行,一个立竿见影响的情况是今年内地棉花播种面积大幅减少。数据显示,今年黄河流域棉花实播面积152 0173 3840.8万亩,同比减少24.4%;长江流域实播1266.1万亩,同比减少21.6%。“棉田正在内地消失,企业远离棉花资源,这将大大增加原料成本。”该负责人说。另外,部分纺企还担心目标价格会“穿新鞋走老路”。河南郑州某企业负责人说,直到目前,关于直补方案仍存在按面积补还是按产量补两种倾向,一些企业表示政策很可能通过审核部分农发行贷款、自有资金比较充足的轧花厂,给予其“目标价格”的收购资格,而后指定仓库、独立公检,在9-12月份市场流通平均价格出来后,由轧花厂根据价差先行垫付,而后向国家财政或自治区财政申报后补贴给企业。“非常担心此言成谶。”该负责人表示。“很多纺企认为,既然是直补,就应该“直对棉农”,*好是直接把钱发到棉农手中。一位市场人士说,“直补”的*大看点是“放开市场”,让企业能够自由竞争,致于保障棉农利益、保障种棉面积、光靠政府补贴怕是“事倍功半”。相反,如果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