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国内的棉纺织行业正经历着各种不利因素的考验,特别是国内中小企业停产、倒闭的为数不少,存活下来的企业要么艰难度日,要么再次走向了绝望。与大型纺织企业相比,中小型纺企更是面临着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有企业表示,2014年是纺织行业十多年来*困难的一年。中国
延伸产业链
在 湖北当地,延伸产业链,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营不是大企业的专利,中小纺企也可以做得有声有色。例如有一家企业涉足了棉花仓储运输、皮棉加工以及棉纺织产业。 可以说,产业链的延伸为其规避了单一经营的风险。这家企业负责人表示,现在自己的纺织企业不赚钱,但是为了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基本没有停工(开工率达到80%),依旧根据订单需求安排生产。由于有其他产业支撑,所以并不担心资金的问题。据了解,像这样的企业在湖北当地并不多,多数中小企业还只是单一经营模式。
原料地对接销售地
据 悉,湖北当地中小企业多生产中低端产品,主要供内销,一旦这条通道被侵占,国内中小纺企必将面临严峻考验。比如广东企业在湖北建设纱厂,再将产品转销广 东。这种企业优势在于用棉方便,直接由湖北纱厂统一采购当地棉花,生产出来的产品再转销南方市场,实现生产与销售再对接。另外,该企业不但建立了纱厂,还 拥有自己的布厂,这样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小。目前该企业是24小时三班制,由于下游订单较多,5万锭的纱厂根本满足不了布厂需求。为此,该企业多次采购湖北其他纱厂的棉纱供生产布匹使用。
差异化路线
中国棉花网记者调研发现,处于夹缝中的中小型纺企还善于寻找差异化订单。一些被大型纺企丢弃的订单,中小型纺企做起来就有利可图。它们可以根据当下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结构,接单生产。而大型纺企出于成本的考虑,就不便于随时调整产品线,这就给了中小纺企生存的空间。
湖北某中小纺企负责人表示,现阶段企业经营状况有所好转,无论是订单、开机率还是利润都有好转迹象,企业资金压力有所缓解,但目前依然处于保本运营状态,90%的中小纺企仍在经历行业阵痛,纺织行业的“严冬”还远没有过去,直至淘汰完落后的、过剩的产能以后,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才会迎来纺织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