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信息网信息人员对枣强县马囤镇东、西赵庄两村的15户棉农进行了走访。这两个村有四个特点,一是沙质土壤比重大,二是人均耕地比较多,三是土壤灌溉条件差,四是棉花种植面积相对较多,这在传统棉区当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据统计,这15户棉农总耕地面积544亩,2015年这15户棉农意向植棉面积152 0173 3840亩,较今年大幅减种32.38%。2014年共种植281亩(户均植棉18.73亩),这个数字较2013年的371亩下降24.26%。
一、2014年棉花生产现状
1、今年棉花生产“两升两降”
棉花在相当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的农作物。受益于整个生产过程中天气总体表现良好,今年枣强棉区的棉花生产特点显著,概括为“两升两降”——质量升、单产升;面积降、总产降。
质量升。今年当地
单产升。据棉农反映,今年当地籽棉平均单产500斤籽棉,个别地块达到或者超过600斤,也是连续六个棉花年度以来产量*高年份。
面积降。近年来,当地植棉面积平均每年以10%的速率下降,尤其是今年棉花种植面积更是惊人得减少24.26%,只能说明以往给地方“三农经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棉花,已经越来越不招人待见了。
总产降。据业务客户讲,2013年枣强整个棉区棉花种植面积在25万亩,上个年度单产低,只有340斤籽棉左右,总产籽棉 4.25万吨,折皮棉1.53万吨;2014年植棉15万亩(枣强其它乡镇工业发达,整个棉区减种40%),虽单产增加到500斤籽棉,但总产籽棉只 3.75万吨,折皮棉1.425万吨,创下建国以来当地植棉总产量*低纪录。
2、棉花种植成本分析
2014年这15户棉农种植棉花平均物化总投入737.66元,较去年减幅5.31%。今年成本中详细构成如下,农药(亩均,下 同)85.25元、化肥151.42元、种子43.90元、灌溉53.06元、农膜32.64元、包地287.79元、农机使用(播种和整地方 面)83.59元。成本较去年下降原因,一是今年虫情虫害(蚜虫、棉铃虫、盲蝽蟓、红蜘蛛等)较去年轻,农药喷施次数少;二是棉花生长早期天气略旱,化肥 使用量减少。
3、棉花交售情况
截止笔者调查之日止,当地棉农籽棉采摘工作早在11月份就已全部完成,然而当前棉农的总体交售进度不到40%,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他们普 遍反映当前当地棉企3级籽棉(衣分率40%、回潮率10%)收购报价只有3.00~3.05元/斤,其余质量的籽棉按衣分率每变动1%价格相应变动 0.07~0.10元/斤的原则定价。该价格已经较上周同期小幅上涨了0.05元/斤,但较去年同期下降1.20~1.30元/斤,虽然国家确定本年度实 施棉花价格补贴政策(按皮棉补贴2000元/吨)折算成籽棉价格为0.35~0.37元/斤,综合起来棉农总体收益还是呈现下降趋势,因此棉农普遍存在惜 售心理,除非急需变现,总体交售进度不大。
二、明年植棉意向:面积恐大幅下降
在调查中,棉农对2015年的植棉打算均表示要大幅减种。
减种原因主要是:今年棉花相当“丰产不丰收”。目前的籽棉收购价格为3.00元/斤,未来时间该价格能否稳住还很难说清。如果按照 3.00元/斤的年度均价计算,单产500斤籽棉亩毛收入1500元,减掉亩均近740元的成本,亩毛收入仅760元,其中还不包含生产管理环节的人工投 入。因为东、西赵庄两个村子的户均植棉面积大,籽棉采摘往往要雇用人手,今年手摘籽棉的费用为1.00元/斤,较去年整体下降0.20~0.30元/斤。 如再减掉每亩平均300元的拾花费,再加上不知道什么时间才能兑现的国家补贴175~185元,今年植棉亩均纯收益只有640元,和种植小麦、玉米的综合 收益相差400元/亩。而种植小麦、玉米人工投入要比棉花少得多,且青壮年劳力种粮不耽误外出打工。
另外,减种棉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棉花方面的农用机械少之又少,劳动效率十分低下,尤其是棉花生产管理旺季,在棉田里忙活半天根本不出活 儿。如西赵庄村一赵姓植棉在大户,2014年种植棉花28亩,预期收益17900元;如果这28亩棉花全部种成小麦、玉米,那么粮食收益为28000元, 两者相差10000万。在计算过这笔账后,该棉农表示2015年只计划种植棉花15亩棉花,较今年大幅下降46.43%。另外10多户棉农也表示减种幅度 不低于30%。
当然,传统棉区还具备一定的植棉基础和优势:一是适宜种棉;二是种植习惯使然;三是部分农户劳力年龄层次偏大,外出打工优势打了折扣;四 是当地处于河北省漏斗区域,为防止地下水严重超采致使漏斗情况继续恶化,有关部门制定了措施,将限制灌溉用水较多的农作物(例如小麦等)种植面积。以上因 素促使传统棉区仍继续植棉,但面积税减、产量严重滑坡将是黄河流域未来棉花生产的主要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