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市弱不弱,棉农、棉企苦不苦,走进山东市场便一目了然。27日,山东一位“跑”
27日,夏津地区白棉到厂价在2.90-2.95元/吨,轧花厂多已停收观望。对棉企而言,并不是“稳坐钓鱼台,愿者上钩”的从容,而“坐立难宁”的焦虑与不安。当日,山东济宁、菏泽等几大重点棉区籽棉价格也在2.80-3.00元/斤,均较本月中旬下跌0.20-0.40元/斤,市场一片荒凉。
现货方面,当地皮棉3128级、4127级报价分别为152 0173 3840元/吨、12500元/吨,均较上周五跌400-500元/吨;新疆皮棉3128级至滨州价格在14100-14200元/吨,较24日下跌500元/吨,目前3128级新疆棉站台提货价已跌至13400-13500元/吨。青岛港印度棉S-6 1-5/32 人民币主流报价14000元/吨,部分低价在13700-13800元/吨,均较昨日有100元/吨回落,较上周回落300元/吨一线;美棉、澳棉报价相对平稳,但多数贸易商“断货”,有价无市。
面对当前的情况,棉农、棉企及部分棉商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大家各诉己难。
据山东聊城某棉农说,今年播种17亩棉花,已全部采摘回家,算下来,平均单产395斤/亩。今年籽棉呈现三大特点:单产下滑,较去年的430斤/亩下滑8%左右;质量下降,今年7-9月份,山东省“先旱后涝”,棉株生长不好,今年白棉仅占50%左右,长度、马值尽如人意;价格低,相比去的4.30-4.40元/斤的价格,低1.50元/斤左右,棉价同比下滑34%。谈起今年的直补,该棉农表示现在还是“一头雾水”,并对此不抱多大希望。他说:“今年亏惨了,明年再也不种棉了。”
再看轧花厂,截至目前,山东省正常开工的400型企业不足40%。滨州某400型企业负责人李总说,11月份以来,现货价格就振荡下跌,当地皮棉现货由10月上旬的14600-14700元/吨(3128级),跌至目前的152 0173 3840元/吨(魏桥报价、3128级),跌幅11.6%,企业由微利转变“巨亏”。“前期加工的棉花还没卖,价格降这么多,加工的越多亏损越大。”李总说,他们厂至今已亏100多万元,已是“伤筋动骨”。据了解,许多山东轧花厂境遇与李总相同,预计明年有能力继续开工的企业将少之又少。
一位市场人士说,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仅是市场使然。市场规律尊从“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我国的涉棉企业“在温室之中”太久了,把“大棚”拆掉之后,偶经风雨便觉不适应,甚至难以生存。眼下正是改革阵痛期,能承受住考验,也许就会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