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在农业农村部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回应称,预计今冬气温整体出现一个前暖后冷的态势,冷暖波动幅度比较大。
据世界气象组织以及多国发出气候预测,今年冬季拉尼娜已经形成,预计持续到2021年3月,将会影响世界许多地区的气温、降水和风暴模式。这是拉尼娜现象在消失近十年之后,又回到了赤道太平洋的中部和东部。
拉尼娜现象,主要是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持续异常偏低。从判定标准来看,连续三个月偏低0.5摄氏度,就进入拉尼娜状态,如果连续5个月偏低的话,就会形成拉尼娜事件。拉尼娜现象会引发不同地区发生大暴雨、严寒、干旱和热带气旋(或飓风)等灾害,会使地区气候特征变得更加明显,即干旱地区更加干旱,严寒地区更加严寒,雨带地区雨水更多。
刘莉华称,从历史来看,拉尼娜年份,中国冬季偏冷的概率比较大。152 0173 3840年以来,一共发生了15次拉尼娜事件,其中有10个冬天气温偏低,有5个冬天气温偏高,偏冷的概率大概是偏暖的两倍。比如2008年中等强度的拉尼娜,就造成了南方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从气象监测情况来看,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拉尼娜状态,预计到12月份将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根据农业农村部近期与中国气象局的会商,刘莉华称,今年11月到12月份会有阶段性降温,但大部地区气温还是总体正常,利于冬麦区抓住*后窗口期抢时播种冬小麦,抢抓冬前管理,促进小麦生长发育,保面积稳定、保安全越冬。天气条件也利于北方设施蔬菜和南方露地蔬菜的生产,预计蔬菜的上市量会有所增加,有助于平抑市场价格。
据气象部门预计,2022年1、2月份,冷空气会明显转强,可能会发生阶段性的*端寒潮天气。但专家分析,发生类似于2008年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的可能性较小。
9月22日,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的《2021—2022年度全国小麦秋冬种技术意见》也指出,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华西秋雨较常年偏早偏强,冬季有可能出现“拉尼娜”现象,同时部分地区前茬作物收获略迟,黄淮海部分地区受洪涝灾害影响土壤过湿,对小麦正常播种和安全越冬带来不利影响。
刘莉华表示,从冬小麦生产的情况来看,今年北方冬麦区的墒情是近年来*好的一年,能够有效的增加土壤的热容量,提高小麦的抗寒防冻能力,但部分长势偏弱的晚播麦可能会受到一些冻害影响。
据天风证券分析,未来时间需要重视即将到来的拉尼娜现象。以往拉尼娜现象期间,农业板块涨幅十分明显。在2007.08-2008.05、2010.06-2011.05 两次中等规模的拉尼娜事件期间,农林牧渔指数均有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