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才知道,2018年克然木家的20亩棉花地以每年每亩700元的租金流转给新疆利华棉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华棉业)了。从田地里解放出来的克然木在村干部的鼓励下,在家里办起了民宿,仅2018年10月,就挣了7000元。
“旅游季节又到了,我要把院子收拾干净,准备迎接客人。”克然木说。
“圈里有羊,园里有菜,院里有葡萄和无花果,前天我又买了80只鸡苗,游客来了想吃啥都成。”克然木说,他2019年的收入目标为10万元,力争比去年翻一番。
克然木只是尉犁县土地流转后众多农民华丽转身的一个缩影。
“目前,全县5500户基本农户的24万亩棉花地实现全部流转,释放劳动力7000余人。针对他们,我们将通过技能培训促就业、精准帮扶助创业等,实现土地、就业双增收。”尉犁县委书记袁新洋说。
为帮助脱离土地的农民就业创业,尉犁县持续开展“县级干部送学、乡镇干部领学、驻村干部帮学”等活动,分层级批次选派县、乡、村干部及农牧民代表赴疆内外学习1000余人次,开展技能培训200余场次。广大农民纷纷走进企业车间、农家乐或参与牛羊养殖等就业创业大潮中。
“30亩地,联合整地机一个来回只需10分钟就翻耕完毕。到了棉花采摘季,采棉机也是用这么多的时间收完棉花,这是人工无法相比的。”在尉犁县阿克苏普乡的一处棉花地里,正在指挥农机翻耕土地的利华棉业一分区区长张军华告诉记者。
眼前的110亩棉花地是4户农民的土地。原来这些地里有十几条田埂,大型机械进不来。土地流转后,整块地被推平,利华棉业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翻耕土地、播种,全面实施了机采棉种植模式。
通过土地流转、集中破埂平整,尉犁县耕地面积“大”了10%左右。这些新增耕地成为村集体资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2017年的381.5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1114万元。
“土地流转前,全县棉花种植品种多达152 0173 3840个,流转后承包企业优化棉花品种结构,棉花品种减少至30个,棉花的品牌优势得到大幅提升。”袁新洋说。
土地流转整合后,尉犁县的棉花产业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种植,每亩减少化肥投入30公斤,节约用水150立方米。承包企业引进的先进残膜回收机械在全县推广,农田残膜回收率达90%,有效防治了农业污染,土地生态安全得到保障,为尉犁县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