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程国强出席大会并作主题演讲。他认为,中美贸易问题主要是对大豆市场产生影响,对玉米市场不会产生直接影响。
中美贸易问题不仅仅是对中美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产生直接影响,可能会更深刻地带来供应链结构的变化,甚至是体系的重构。
到目前为止,中美贸易问题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怎么影响的?二是多大的影响?三是有反制的措施有效吗?
怎么影响的?有三个方面,**个是贸易。关税是一个调整的工具,是一个变量,包括强度、广度。直接产生的是贸易转效。然后是国内的市场供求,影响上下游产业,特别是我们现在国内正处在一个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有的或者会增长我们的改革的复杂性和难度。第二个是影响投资,这里涉及到综合性的政策,包括投资法案,利率汇率变化,以及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第三个是预期的影响,通过舆论战、政策干预,地缘政治等其他因素,对商品市场的预期影响,有的形成了通胀的预期,希望达到这样的效果,不断地发布关于农产品的预期。*后形成粮食安全预期。
总的来讲,在目前这个阶段,预期的影响可能是先于其他的影响,其次是贸易的影响,*后可能会传导到投资。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来分析,它的影响的强度,主要是对大豆的影响,对玉米本身不会有直接的影响。
对玉米和大豆做一个分析。初步影响表现不严重,但是我们反制多了,对美国的农产品加税会有一些影响。我们反制它的农产品出口的效果正在初步地产生效应。从我们的经济结构来看,如果我们反制,增加关税25%的话,对关税配额管理的产品没有太大的影响,受影响比较大的是非配额管理农产品。减少农产品替代品的进口,比如高粱,大麦等等。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有助于我们的粮食供给侧改革,比如说今年我们的玉米改革进展的比较顺利,应该说对现在的贸易战提供了支撑,在供给侧结构的改革中,能不能趁此机会调整回来,这是我们所期待的。如果有这样一种进口限制的贸易转型的效应,为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供给侧改变会形成一个新的态势。
对大豆的反制特别多,行业坚决反对,认为对他们的影响太大了,有的人说我们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确实我们对蛋白质饲料的进口达到了80%,有较强的依赖性。玉米除了深加工之外,更多的是饲料,跟它配套的是蛋白质,而我们的蛋白质主要是依靠进口的补贴 对美国的反制措施是否有效?中国现在是目前美国农产品的*主要的出口目的地,尤其是大豆、
美国针对我们对他们的农产品的反制有几个措施。**是舆论战,其次是补贴,第三个是结构性政策。第四个是扩大出口。舆论战对中国影响比较大,中国不进口美国的大豆,他们找不到任何地方可以替代。另外就是为农户提供补贴,短期补贴只在短期发挥作用。但是农民需要的是稳定持续的市场贸易,而不是政策的施舍。如果贸易贸易拖的时间更长,可能会对农业部门甚至整个的经济有持久的伤害。美国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种什么?减少大豆的种植。还有就是扩大出口,向欧盟和日本出口。我们要分析它的进口的潜力有多少?我认为它基本上是没有替代的国家,**的出路有两个。一个是中美的经济贸易恢复,第二是调整结构。对国内的产业影响可控,并且可通过贸易转移效应拓展全球供应链。对美国大豆等农产品出口将逐步形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