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有关苏丹
苏丹棉花朋友圈的故事到此还仅仅是个开始,在苏丹棉花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山东高速集团所属的中国山东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联合山东鲁棉集团在拉哈德灌区投资兴建了棉花加工基地,进行棉花种植和加工,建成了从棉花繁种、种植到加工的产业链。他们的脚步没有停止于此,一个作为中国-苏丹农业投资合作平台的中苏农业合作开发区的建设正在进行之中,继续向上游的棉花育种、农机、农资和下游的纺纱、织布、印染到成衣制作的全产业链延伸,同时将产业横向扩展到粮食、油料作物和牧草、畜牧业养殖、屠宰及出口加工等。
在中石油的帮助下,苏丹已经建成世界**水准的石油“黑色”全产业链;中国企业的下一个目标是参与苏丹“白色”棉花产业链的建设,为苏丹经济转型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中国在苏丹的农业示范外援项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苏丹农业示范中心主任尹庆良,苏丹农业示范中心棉花种植专家张雷,新纪元法乌种植加工基地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会民和新纪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昭顺。
一个成功的农业示范中心
《21世纪》:这是记者在非洲接触的第二个农业示范中心,在喀麦隆也调研了那里的农业示范中心,请介绍一下你们这里的情况。
尹庆良: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中国提出了援助非洲的八项举措,其中一项举措就是在非洲20个国家援建20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批确定的是14个,苏丹是首批援建的14个示范中心之一。农业示范中心采取以省对口国家的合作方式,确定山东省对口苏丹。山东省由企业采用议标的方式承担项目,包括建设与运营。山东省外经集团为项目的总承包单位,因为山东外经集团长期以来在国外搞工程项目承包,所以联袂山东省农科院共同承担这个项目。项目分三个阶段:**阶段是建设期,从2009年4月项目开始动工兴建,商务部一次性投资4000万元人民币,2011年4月份交付使用;第二阶段是三年技术合作期,是从2011年11月开始到2014年11月结束;第三阶段是商业化运营期,期限是7年,目前我们正处在这个阶段。项目到2021年11月结束,然后移交给当地政府。
《21世纪》:中心运转的情况怎么样?
尹庆良:商业化运营期既要依靠我们自己维持示范中心的运转,还要保持各项公益功能不变,目前示范中心运转得非常好。示范中心占地总面积是975亩,其中建设用地180亩,试验田是795亩。我们当时制定要完成四项任务,包括农作物的试验研究、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农作物良种的繁育以及农业技术培训。*初示范中心希望以推广玉米和花生为主,棉花、蔬菜作为辅助项目,棉花专家张雷来了之后,我们逐步调整了研究方向,以推广棉花“中国1号”(Seeni1)、“中国2号”(Seeni2)为主,目前“中国1号”在整个苏丹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种植,这个结果是我们自己也没有估计到的。
《21世纪》:“中国1号”、“中国2号”是从国内带来的什么品种?
张雷:“中国1号”在国内叫“鲁棉研28号”,是
《21世纪》:苏丹之前种植长绒棉非常有名,是什么原因产量这样低?
尹庆良:苏丹的长绒棉*早的品种是从埃及引进的,但这个品种适应种植的区域范围很小,因为对气候条件要求很严,“Hamid”和“Abdin”相当于中绒棉。当地品种低产的主要原因是苏丹一年四季非常炎热,导致棉铃虫危害比较严重,而这些品种不抗虫,棉铃虫爆发的时候几乎没有产量。苏丹曾经号称是一个大的产棉国,上个世纪70年代棉花种植高峰时期,根据苏丹政府的官方统计的数据,当时种植面积达到过600多万亩。因为当地的品种无论是长绒棉还是中绒棉都不抗虫,所以产量特别低,农民种植的收益也很低,再加上当时苏丹石油开采进入盛产期,换来大量的外汇收入,所以很多农民就不种棉花了,2010年的时候,苏丹全国棉花面积不足10万亩。基本上没有什么棉花种植了。拉哈德灌区第二区(Section 2)经理阿拉敏·Al巴希尔(Alamin Al basher)告诉我们,灌区每年向农民提供种子、化肥及耕作、飞机喷药等服务,棉花收购时再扣除这些投入,原来当地的品种一亩地产50公斤,几乎挣不到什么钱,所以灌区种植棉花的面积逐年收缩。
自从有了“中国1号”后,这里的人们都开始种这个品种,目前苏丹棉花种植面积恢复上来了,从不到10万亩扩大到现在的250万亩。苏丹政府计划在2017年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250万亩增加到630万亩,创下苏丹棉花种植面积的纪录。因为这个品种收益太高了。
《21世纪》:你们是如何推广“中国1号”的种植?
尹庆良:示范中心的四项功能**是要选品种,第二要有栽培技术,然后为当地人培训以及推广。我们与苏丹农业部合作,中方制订培训方案和教材,苏丹农业部组织学员,来的人都是农业技术员。苏丹的体制与中国有相同之处,中央政府设有国家农业部,在每个州里有州农业部,除了四大国有灌区直属国家农业部管理,州里其他的农业生产由州农业部管理,每一个灌溉区有完整的农业技术指导与推广系统。
《21世纪》:早就听说苏丹有非洲*大农业灌溉区,一共有多少个?
张雷:大大小小有十多个灌溉区,灌区总面积达到189万公顷(1公顷=15亩,约2800万亩),比较大的有四个灌区,包括吉齐拉灌区(Gezira)、拉哈德灌区(Rahad)、苏基灌区(Suki)和新哈尔法灌区(New-halfa)。*大的灌区是吉齐拉灌区,有耕地1300多万亩,也是苏丹*大的棉花产地。以示范中心所在的拉哈德灌区(Rahad)为例,1977年拉哈德灌区设立之初,成立了50个村庄,村子以数字命名,从南往北**村,第二村,第三村,一直到第五十村。村民大多是从灌区外迁徙而来,每个村庄*初安置250-400人,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现在每个村庄人口达到152 0173 38400-2000人左右。有点像中国的黑龙江农垦。
《21世纪》:这是世界银行的援助项目吗?
张雷:除了吉齐拉灌区,另外三个是的。吉齐拉灌区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殖民时期兴建的。上个世纪70年代,大多数灌区原来都是没有人烟的荒地,为了解决靠天吃饭的问题,世界银行为苏丹援助建设了三个灌溉项目,其中就包括拉哈德灌区,灌溉面积达200万亩,总工程耗资八千万美元,其中世界银行提供4000万美元的无偿援助。这项工程是从尼罗河把水引过来,修建了上游大坝和五级引水渠,包括主干渠,次干渠、枝干渠,到田间的毛渠,这个工程1979年才完成。拉哈德灌区的水渠长度约152 0173 38400公里。
《21世纪》:难怪苏丹向中国政府提出的“十大合作计划”农业合作项目远离水源地,我们还不太理解,人家是有历史的记忆。可能苏丹希望按照世界银行援助的模式进行新的农业合作。现在已经进入商业化运作期,中心运转的情况怎么样?
尹庆良:示范中心每年要搞棉花原种的生产,棉花原种的生产加工出来以后,我们卖给当地的种子公司,或者是当地的政府部门,然后由他们来安排大田用种的生产。为了维持示范中心的商业化运营,我们与苏丹农业部2015年达成协议,苏丹全国范围内所有的“中国1号”与“中国2号”两个棉花品种的原种,由示范中心统一安排生产,统一销售,其他任何单位不能从事原种的生产。每年原种生产大约是100到152 0173 3840吨。为了原种的生产,我们租赁了1000亩地。1000多亩地的棉花,再加上种子,每年有600多万苏丹镑的收入,以此维持商业化运作期的发展。
另外每年还有一些培训项目。2015年我们与中国商务部、农业部合作,搞了海外“走出去”培训班;2015年搞了四期培训班,学员来自全苏丹,仅当地学员就培训了120人。除了向国内争取项目之外,我们也同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签了三年的合作协议,帮助他们联合搞一些培训。授课专家包括中国和本地相结合。每年还有一些大专院校的学生到我们这儿来实习,每年都要接待几批,比如苏丹喀土穆大学农学院的学生每年都来。总之,我们要想尽各种办法,不仅让示范中心生存下去,而且能够发展壮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