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港口、纺织企业的调查来看,中亚棉(主要是乌棉)的签约进口仍集中在外商和大型棉花进口企业手中,只有少数纺纱厂、直接消费者向乌兹别克政府指定的几家外贸公司订货,2016/17年度中亚棉花出口资源仍处于“中间”环节,因此笔者认为中亚棉远未到“高枕无忧”的时候,原因如下:
一、乌兹别克斯坦棉花(中亚棉)报价“高不胜寒”。据调查,近日2月份船期土库曼斯坦(Shipment from Jebel Ali, UAE)ALIYA (EQ. BGM)1-1/8〞、塔吉克斯坦ALIYA (EQ. BGM)1-1/8〞的报价分别为89.25美分/磅、88.75美分/磅,而4/6月船期澳大利亚(BCI available on request))BEUT (EQ SM)1-5/32〞、(BCI available on request) GLAH (EQ MIDDLING)1-5/32〞的报价仅为87.75美分/磅、87美分/磅;2月中亚棉的报价则分别高于C/A 1-5/32〞、EMOT SM 1-5/32〞美棉2-3美分/磅、5-6美分/磅;高于西非棉7-8美分/磅。
二、2016年度中国市场对乌棉等中亚棉的需求被动下降。据海关统计,2013年至2015年我国分别进口乌兹别克斯坦棉26.36万吨、17.05万吨、17.15万吨,分别占当年中国进口总量的6.35%、6.99%、11.65%,2016年1-12月我国累计进口乌棉约12万吨,占全国进口量的12.5%左右,虽然从比例上来看仍呈现上涨,但涨幅全面放缓,进口量下滑明显。而2017年针对中亚、西非棉的“特使”进口配额将并入89.4万吨1%关税进口配额内,导致中国涉棉企业对进口乌兹别克、土库曼斯坦等产地的棉花非常谨慎。
三、乌兹别克斯坦棉轧工质量、含糖量高及“三丝”等问题短期难以改善,制约纺企需求。据了解,乌棉以手采为主,轧花厂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