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OPEC各国在维也纳部长级会议上达成了原油减产协议,协议有效期持续6个月。受此影响,CRB指数大涨2.90%,大宗商品得到提振,ICE期货各合约随之小幅振荡上涨,但从涨幅和基本面来看,ICE主力合约上行的空间、力度正逐渐减弱,测试72.75美分/磅乃至78美分/磅的难度加大,在67-73美分/磅厢体内横盘的概率较大,“跌不深,涨不大”、“上有顶,下有底”是短期外盘的主要特征,那么短期支撑主力合约70美分/磅上方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印度新货币政策的边际效应及巴基斯坦因检疫问题暂停发放印度棉花进口许可给美棉出口趁虚而入的机会。由于印度废弃1000卢比、500卢比钞票,导致2016年度印度棉花从收购、加工到销售都慢了一大截(部分棉区同比下降50%以上),11月底近10多万吨棉花出口合同无法执行,买卖双方只能协商延期装运或终止合同。巴基斯坦为保护农民利益、降低对印度棉的依赖(政治因素的影响也很大),停止发放印度棉进口许可证。因此,基于以上原因,包括中国、越南、巴基斯坦、印尼等国买家纷纷向国际棉商、美国出口企业发出采购邀约。
二、外围大宗商品对ICE走向的影响至关重要。周三(11月30日) 美国公布的ADP就业人数、个人收入以及芝加哥PMI等都一系列经济数据表现靓丽,并且OPEC意外达成了八年来首份减产协议,使得油价飙升10%,共同支撑美元指数升至近一周高位,美元和油价齐头并进,对大宗商品的拉拽作用突出。高盛、斯坦利等投资机构继续看高美元指数,认为120对美元指数而言并不是障碍,而棉花期货对金融、金属层面的反应又比较敏感, “重压之下焉有完卵”,ICE或仍将随商品期货再“飞”一会。
三、美国部分棉区天气状况担忧加剧,签约出口“如火如荼”支撑ICE高位。据了解,本周末雨雪冰冻天气将进入得州高原和丘陵地区,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三天拉伯克地区的降水概率从30%上升到60%(截止11月底,得州棉区籽棉采摘进度约70%,但高原和丘陵地带只有50%、30%);西南、东南棉区也将陆续迎来降温、降水天气。另外,据USDA数据,截止11月17日,2016/17年度美棉累计签约出口152 0173 3840.68万吨,其中陆地棉的出口量已占本年度预测出口量的60%以上,而越南、土耳其、墨西哥、巴基斯坦、中国等国的用棉企业、贸易商采购的热情仍在持续高涨,同比增长100-200%的情况普遍存在,美棉增产,出口大增,进度加快,印度棉虽然物美价廉,但表现却远远不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