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连在河南科技学院棉花试验田里查看棉花长势(11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宋晓东
半人高的灌木中,每一节枝杈的尽头都是四五瓣白绒绒的棉团,鼓鼓地撑开了
“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告别了那个忍饥受冻的年代,采棉、织布成了一个遥远的传说,被越来越多的人忘记,这让王清连多少有些落寞。“棉花关系国计民生,衣被天下,能够温暖你一生的是棉花,是农业科技的发展。”研究棉花育种40年,王清连一直相信科技的力量,坚定而执着,从未改变。
20年孕育一粒种子
“科技才能让百姓不再挨冻受穷”
今年60岁的王清连是河南科技学院教授,国内**的棉花育种专家。“我开始研究棉花的时候,还是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王清连说。在那个资源困乏的时期,穿衣靠棉花、花钱靠棉花,中国皮棉每亩单产不足50公斤,从小长在农村的王清连看过太多人因为缺少棉花挨冻受穷。“棉花多增产,百姓就能多赚钱,少挨冻。”王清连决定用科技让乡亲们不再挨冻。
棉花要高产,关键是品种。1983年王清连开始培育**个棉花品种,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研究就是20年。
1990年前后,学校科研经费十分紧张,为了节约经费,王清连把家里所有的盆都拿到了实验室,做棉花发芽和抗性研究的盆栽试验,甚至连孩子的洗澡盆都不放过。没钱买工作服、白大褂,王清连就把别人不穿不要的衣服拿来洗净,消毒穿上。“除了科研啥都可以对付,但花在科研上的钱再多那都不是浪费。”王清连说。
有人说科研人员“不疯魔不成活”,王清连正是这样的人。
盯着棉花生、看着棉铃败,研究了几十年的棉花,王清连没事的时候还是喜欢呆呆地看棉花,不少科研育种的奇思妙想都是在这一瞬间迸发而出的。
1993年前后,王清连所在的河南科技学院从辉县百泉迁至新乡市新区,当时校区里有一大堆棉柴,早起的王清连没事盯着棉柴看时,突然发现了棉花生长也有“左右手螺旋定则现象”。“大拇指指向棉株生长顶端,四指指向棉株上果枝生长的方向,你就会发现棉株呈现出左旋或者右旋的规律性生长。”一提到棉花,王清连总是连说带比画着。
发现这一规律的王清连,马上跑到棉花地里仔细观察核实,后来调查发现左旋株和右旋株的棉花比例大体为1:1。为了进一步研究,在棉花收获时,王清连特意将两类棉花分开收获,发现左右旋株间隔种植,棉花不仅增产,抗性还更好,这个重大发现为王清连日后培育棉花品种提供了重要支撑。
科研的过程往往与挫折相伴。1991年王清连培育的几个棉花新品种(系)已经成型稳定,但一次助手在利用呋喃丹拌种后播种时,却不慎毁坏了所有的棉花新品种(系)种子,导致不出苗,研究材料全部报废。外出学习回来的王清连听到这个噩耗,一下子瘫坐在了椅子上,浑身上下直冒汗,三九天里湿透了棉衣棉裤。第二天,一夜未眠的王清连发了一大通脾气后,又召集所有研究人员从头再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1年,王清连成功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百棉1号”,并在2009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百棉1号”皮棉产量较对照增产达15.8%,因其高产、稳产、铃大、衣分高、抗病虫、抗灾能力强,适应性广等特性,迅速在黄河流域棉区推广开来,累计推广面积3500万亩以上,成为国内*主要的棉花种植品种之一。
随后的几年间,王清连带领团队先后培育出了“百棉2号”“百棉3号”“百棉985”等十多个“百棉”系列品种。目前,以“百棉1号”为代表的“百棉”系列棉花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种植5000万亩以上,增产效益70亿元以上,有效促进了棉农的增产、增收。
身暖心安盼国强
“中国农业也要走出去”
21世纪初的那段时间,对于中国的棉花育种人来说是压力*大的一段日子。由于美国转基因抗虫棉研究起步早,成果显著,在2000年左右,美国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已占据了国内棉花种植面积的70%以上。夺回中国棉花的话语权成为当时中国棉花育种科研工作者的共同愿望。
经过王清连等国内棉花育种专家的共同努力,不仅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还*大地提高了棉花单产和效益。目前我国皮棉平均单产可达100公斤,较1980年翻了一倍。“现在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国内99%以上的主栽棉花品种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培育的品种。”王清连说。
夺回了国内的棉花市场,挑战却没有结束。优质长绒棉作为纺高档纱的专用棉,其价格比国内普通陆地棉和普通长绒棉高出许多,在国际市场上一直比较紧俏,而国内纺纱支数在200支以上高档纱的特优长绒棉品种奇缺,纺织企业主要依靠进口维持生产。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王清连开始研究培育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特优长绒棉品种。
经过多年的努力,王清连带领的研究团队协同新疆等科研单位共同培育出了特优长绒棉品种“百棉长6”,在长度、马克隆值、比强度等主要指标方面全面超过国际上*好的特优长绒棉品种,可纺300支以上高档纱,填补了我国在这一类型品种上的空白。用这种长绒棉织成的衬衫,一件只有100克左右,可以一把手抓在手心里,中国人培育出了世界*好的棉花。
几十年的科研发展,让中国人告别了挨冻受穷的苦日子,农业科技的进步带领中国迈向富强,王清连又有了更大的目标:“中国走出去,中国的农业也要走出去。”
2004年开始,王清连带领河南科技学院的育种团队赴吉尔吉斯斯坦进行棉花品种、技术示范与交流,示范筛选出的“百棉1号”“百棉5号”等品种在吉尔吉斯斯坦每公顷产量达5-10吨,比当地品种增产40%以上,2007年还在吉尔吉斯斯坦建设了3000亩的中-吉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下,王清连还承担了“面向中亚五国的棉花玉米现代种业技术示范与产业化”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棉花走出去,增强我国棉花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在王清连的牵头下,河南科技学院还与美国东卡罗莱纳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棉花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并与美国农业部等部门签订协议共用种子资源进行棉花分子设计育种研究。
花落香犹在
“科技是改变世界的力量”
踽踽独行于棉花地里,看着干枯的棉铃,有时王清连会觉得有些孤独。虽然这些年来棉花育种科研成果丰硕,但王清连反而倍感压力,“中国棉花种植到了历史的低谷。”王清连说。
据了解,在上世纪80年代,棉花不仅是国家的战略物资,也是农民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当时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在9000万亩左右,全国各地棉纺厂遍布,种棉、纺织是社会经济的重要产业。然而,近些年来,国内棉花种植面积不断下降,棉纺织行业发展更是遇冷。
“这两年,国内棉花种植面积已经降到6000万亩,成本高、比较效益低,致使棉农植棉积*性下降。”王清连说:“棉花种植同样也面临着结构性问题,亟须启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科技创新推动棉花产业供给侧改革,成为王清连*重要的研究课题。
王清连说,棉花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地位从来没有改变过,也**不能动摇,目前出现种植面积下滑的现象,一个原因是粮棉争地,更重要的是比较收益下降,这就给棉花育种科技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简化棉花种植方式,降低劳动成本,提高效率。“这是当前棉花市场提出的要求,我们农业科技者就必须在育种的环节作出回应,研究培育出更适应机械化收割,高抗高产广施的棉花。”王清连说。
通过研究棉花市场的供需结构,王清连发现,当前我国棉花品种结构陷入了“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性误区——长度、强度在28-31的棉花品种占了绝大多数,但长度、强度在25-27适用于地毯、牛仔裤的短粗高弹纤维,以及长度、强度在双30以上的特优长绒棉却十分缺乏。“市场的需求就是我们科研工作的方向,通过自己的科研成果,让生产活动更加适应产业结构需求,是科研工作者的使命。”王清连说。
花落香犹在,棉花种植遇到的低谷并没有让王清连失去斗志。王清连说,科技工作的意义有时并不在于为一个行业锦上添花,相反当一个产业在下滑时,才更需要科研工作注入力量。目前,王清连正带领着科研团队研究培育长、细、弹力好的特优长绒棉品种和强优势棉花杂交种等市场紧缺品种。
“科技创新是提高生产力的支撑,也是破解一切难题的关键,以粮为安、衣被天下,无论何时,农业绝不能放松,农业科技永远不能落后于人。”王清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