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棉纱进口的争论越来越激烈

百检网 2021-12-15
 据一些外商、棉纺厂反映,2015年下半年山东、江苏、浙江、河南等地的一些棉纱贸易商采购印度棉S-6、J34,运至越南纱厂纺C21S-C40S棉纱,再返销回国内,属于代加工、贴牌生产,导致进口越南棉纱的数量、品牌越来越多,“限制棉花进口,却放开棉纱进口”使整个产业倾斜的迹象更趋突出。近日市场关于2016年是否应该出台措施限制棉纱进口的争论越来越激烈,一些纺C40S及以下支数棉纱的企业呼声比较高。

据海关统计,2015年11月份我国进口棉纱16万吨,同比减少3%,环比减少8%,2015年1-11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2126万吨,同比增长19.7%。一些机构和进口商认为,因12月份外纱CIF、CNF、FOB报价稳中趋坚,中国国内棉纱需求继续下滑,棉纱进口量测算不会超过15万吨,因此预计2015年全年进口或低于230万吨,如果以5%的纺纱损耗计算(因纺企主导产品为C32S及以上支数棉纱,实际损耗将大于5%),至少减少国内用棉240万吨。那么该不该限制棉纱进口呢?笔者认为措施出台宜早不宜迟,“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原因如下:

一、内外棉花过高的差价无法弥补,中国纺企一直被动挨打。如近日印度国内轧花S-6、J34的出厂价分别为63.50美分/磅、63.10美分/磅,折合人民币价格约9045元/吨、8980元/吨,与新疆棉3128B的实际差价仍在4200-4400元/吨;15日美棉1/2/3月船期EMOTSM1-5/32、GC21-2-36的CIF报价分别为78.40美分/磅、78.70美分/磅,越南企业进口无关税、增值税,实际棉价约11152 0173 3840元/吨、11208元/吨,与新疆棉2128B的差价2000-2200元/吨,在内外棉纱品质接近甚至外纱“后来居上”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如何消化如此大的原料价差?

二、大量中小纺企减停产乃至倒闭对国内棉价的打压愈发突出。根据一些机构和企业推算,目前全年棉纱进口量已占中国织布厂、面料厂、服装厂对棉纱需求的30%-35%,需求大幅下滑的压力逐渐向棉花、棉农终端正转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即使通过目标价格直补,稳定了棉花种植面积、稳定的农民植棉热情,但籽棉、皮棉卖给谁?而且一个很现实的情况是,需求萎缩、棉价下跌,政府直补的力度、金额需要不断加大才能支撑整个行业;一旦籽棉滞销,大量棉花停留在农民手中,如何直补?

三、不利于纺织产能向新疆等西北部、西南部地区转移。从政策来看,东部、东南部沿海地区纺织业、化纤业向内陆、新疆及东南亚、非洲等地转移是大趋势,而且近一、两年“腾笼换鸟”的进度不断加快,但进口棉纱港口集中在织造、面料、服装高度集中的广东、江浙、山东等地,新疆、陕西等其它地区建厂的优势被大幅削弱。如新疆产棉纱需要先出疆再销售,棉花产地优势被人工、运输费用等吞噬。限制外纱进口,有利于加快新疆棉花、棉纱产业布局和提高支纱、品质。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