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从各省反馈的情况看,长江流域气候条件好于去年,新花质量整体略好于去年,主体品级为3128,颜色级、强力有所提高,长度和马值与 去年相当,超过28mm的占比照例不多。黄河流域新棉质量差强人意,河南、山西、陕西好于去年,但总产量已十分有限;主产区山东、
调查中反映出一个突出问题,内地加工厂也普遍十分关注,即棉花的品种质量与纺织企业的用棉需求仍不能很好的协调,棉农今年对品种基本未作 调整,几年的临时收储,在追求单产之下,内地
由于近年来内地棉花面积和总产剧减,植棉收入在棉农家庭收入中的占比越来越低,加之今年棉花价格下滑,植棉收入更显微不足道。棉农采收之 后普遍并急于销售,或者干脆放在地里也不采摘,棉农植棉过程的各种投入也呈下降趋势,调整品种适应纺织需求更是欠缺动力。如此持续,内地市场人士普遍预 测,一是后期长度、强力俱佳的棉花可能愈加稀缺,对纺织行业转型升级较为不利,企业将更多转向采购新疆棉,内地棉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二是受到价格和市 场销路的影响,即使国家对内地植棉继续给予补贴,棉农也会逐渐放弃植棉,内地棉花生产将走向“风雨飘摇”。
笔者认为,正常情况下,价格是沟通产需环节的*佳媒介与渠道,供应少-需求增-价格上涨,传递给生产者扩大优质棉花种植的信号。但当前内 地棉花产量大幅下降,规模化种植进展缓慢,棉农对提高质量缺乏兴趣,以至于一些棉农仍会将好棉花与差棉花掺混之后卖个平均价。当然,我们也看到市场机制的 调节作用正在新疆得到发挥,尤其是在大型棉业组织内部,如新疆兵团今年对棉花生产、采摘、加工的严格要求走在了市场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