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伯年过七旬,算得上是村里有名的种田能手,且尤以种棉为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是村子里的“
“真正的棉花种的一年比一年少是从三年前开始的。2011年秋天,我们这儿有人把棉价炒到了六、七块钱一斤。不少人家很高兴,说长棉花发财了。 我一看,心里却在发毛。我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市场走势,当时我就想到了过去在我们这里发生的挖桑倒茧事件,而其根子也就通在早些年蚕茧市场失管,毛脚 茧、次货也能买大价钱后,一下子把一个好端端的蚕桑产业栽了进去,至今未得翻身。我养过蚕,虽然眼下茧价不斐,但万一等我把桑树养到供叶期,这茧丝绸市场 再陷下去我怎么办?所以,任何一个种植业项目,扶持成型难,掉下去容易,想恢复它,难如登天!” 朱大伯说:“果然,到了2012年的秋天,上市新棉的价格就只有上年疯涨时的一半都没有了。这一样农民不干了,产业也渐显乱象。于是国家出台新政,收储, 尽力让农民能够‘保底’生产。自此,国内棉花形势不佳,不住下行的行情价格,使许多农民无钱可赚,*直接的负面效应就是各地植棉面积的大幅下降。大到一 地,小到一家,今年,我顶多也就种两亩棉花,从面积上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家棉花*多种到17亩,秋天用船、用拖拉机卖过棉花。到了两千年后,我仍种 棉十多亩,现在两亩,你算算减少幅度吧。人老了,种不动了是一个方面,但*大的问题是赚不到钱,灾年还得亏本,这事谁还干?”众人倾听朱大伯所言,微笑点 头给赞,是因为大家感同身受,一样的处境,一样的心境。
“应该说,我们这儿可是块生产棉花的宝地。过去对质量讲究时,我们可认真了。棉花拾上来晒、摊在帘子上分拣。那雪白的棉花太阳一晒乳白耀眼,就 象新熬的猪油一样,送到收棉站,不是一级就是二级。子女多的人家,多种些棉花,苦他个三、五年,一幢房子就能竖起来。在我们这里,有无数的人家是靠种棉花 推了茅屋住瓦房,漂亮儿媳娶进房的。现在呢?棉市放开了,棉花质量无法管了,棉花一拾即卖,哪还有什么晒呀拣的头绪,好的丑的,早的晚的一古脑掺一块卖, 不知哪年听说过谁卖过一级棉二级棉了,再好也是三、四级当家。瞎搞,就这么把棉花的自然品质人为损害掉了。品质上没优势,规模上没数量,生产的比较效益上 又不占上风,这是近些年不少内地棉区棉花产销下滑的硬伤和主要原因。”
“当然,内地棉花产业走到今天这一步,也不是一日之累,个项之虞。它其实还有国际国?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现象互为发生的相互关系紧密相 联。作为一个农民,我们也只能顺应经济市场和自身生产经营面对市场所要接纳的利益状况来决定各个单体的生产经营行为,更多的来自政策、市场、技术方面的调 整改革是顶层设计者的事情。” 朱大伯坦言,他对棉花有情有谊,长期的积累也使他仅对棉花生产技术有比较多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只要算下来不亏,他仍然选择适当种些棉花。这也许是内地更 多的传统型棉农的共同选择。因为他们己走向老年,人言“年过半百不学艺”, 种了一辈子棉花,现在还能去学什么其它农作物栽培技术呢?朱大伯说,开春后棉花就要备耕了,预计今年的棉花面积还会减去不少,这是不利棉花市场形势下可以 想象得到的情况,大多数地区,更多的人也只能顺势而为。拿我们这些老种棉人来说,我们就是有能力种多少就种多少,市场形势好再扩一些,反正不让自已亏得太 惨,市场是个“菜”, 我们棉农看“菜” 吃饭,势头不对就撒。朱大伯一句话说得大家直呼应,原来,大伙儿想法打算都差不多,而这何尝又不是当下传统棉区棉农的普遍心理及棉花生产的真实状态吗?
整理大伯、大妈的言谈话语,中国棉花信息网信息员自有心中感慨。不平凡的时代,不平凡的农民,挥写了中国农业文明的历史华章。不管人们的生活将 走向如何富裕的程度,但历史的歌者都应当向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点土成金,为天下庶民解决了温饱问题的辛勤农民致敬,点赞!农民,才是人类的衣食父母。中 国浩大,农工为首,仅棉花生产,全国在建国后的发展岁月中就培育发展出许多的优质棉生产基地,这些基地的建设成长非一日之功,而且广大的传统型植棉农民及 当地经济、基本产业尤其是涉棉工业都有不一般的经济社会长期构造积淀所形成的重大关系。在棉花走到了供与求出现互为关系失衡的现阶段,作为上层应当正视中 国棉花发展历史和中国农业、农民、农村现状,不能一味地说某个产业一丢就丢,应当充分考虑其传统根基之于一个地域、民众的影响与广泛的社会矛盾。对于产 业、市场公认的传统型主产棉(粮)区,应该对其注入新政,进行创新调整,以焕发其新的能量优势。
农业也好,棉花也罢,虽然现在发展得都比过去好,但农业经归脱离不了“露天工厂” 的现实,农民终究是个弱势群体,所以,国家对于农业和农民的关注扶持应该是巨大且不遗余力的。对农业的扶持是对民生的保障,对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作为内 地棉花生产的今后走势,某种程度上当然靠农民自主选择,自行决定种与不种,种多种少,但政府和有关方面要努力地为自然宜棉地区营造基础条件,引导优质、宜 市、效益型的产品产销,同时不断加大和创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的扶持力度及扶持方式,尽快地让传统基地农业绽放新生花朵,让广大农民在终生坚守 的土地上越过越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