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农:一朝忽觉棉梦醒,数载浮沉雨打萍
李先生,河南新乡人,2012年来河北沧州市包地种棉,一晃三载有余。9日,他与笔者交流,表示面对目前的价格“已经受伤”。他算了一笔 账,在沧州种棉成本包括土地租赁、拾花、农资、田间管理及其它零碎八五费用,总计在152 0173 3840-1350元/亩。今年沧州地区“先旱后寒”,棉花长势一般, 预计产量420-430斤/亩,以目前轧花厂3.5元/斤平均收购价折算,毛收益1505元/亩,满打满算纯利润150-200元/亩,他的120亩土地 一年辛苦下来,*多能挣24000元。“不如种玉米,更不如去打工。”李先生说,近年
他认为,一是种棉投入过高。内地大面积种植必须包地,目前河北包地费用大多在600元/亩。再就是化肥、农药、灌溉及田间管理费用偏高; 二是销售价格偏低。过去的三年,国家收储托底之下,籽棉价格也仅4.0元/斤上下,今年将更低。“解决不了投入高、收益低的弊端内地棉花增植希望已然不 大。”李先生悲观地说。今年,李先生决意与轧花厂一搏,争取棉花能卖个好价钱,再全身而退。
棉企: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9日,河北沧州某轧花厂老板张经理告诉笔者,10年棉花生涯仍是“两手空空”。他说,2004年筹资120余万建设一条200型生产线, 在当地算是起步比较早的。当时自有资金90万元,贷款30余万,算是把厂子建设起来了。2004年-2008年间,200型厂子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几年 赢利400多万元。但是他并未能享受这些钱,而是被政策“引导”把200型升级改造成400型,不光把“家底”抖了干净了,还贷款近200万元,重新进入 “负翁”行列。可是,厂子大了,生意却不好做了,这几年基本靠政策“喂养”,至去年才把贷款还清。“一直疲于奔命,没得啥实惠,光给银行打工了。”张经理 的机器设备经过这些年的风雨洗礼,已进入中老年阶段,保养维修投入越来越高。这些天,张经理很是上火。一是当地今年籽棉上演“空城计”,虽已开秤3天仍然 “颗粒无收”。二是棉农要价太高,动辄低于四块坚决不卖,两方搏弈已然展开。三是棉价一片混沌。截至目前细则未出,棉花价格难以定位。“看形势没啥盼头 了,苦熬了这些年,就挣下了这点破铜烂铁。”他灰心地说,他也许会在今年退出棉市,而且是“裸退”。
棉商:莫道前路多艰险 摸着石头好过河
今年外棉生意不好做,外纱生意更是难上加难,促使很多棉商转型做国内棉花。也有内地一些轧花厂,看棉花难收,也趁机做起棉花经纪。截至9 日,王老板已在新疆阿克苏滞留7天,就连中秋也没有与家人团聚。他介绍,目前新疆棉花采摘工作已全面展开,轧花厂也陆续开秤,预计9月下旬便有棉花上市, 预计上市价格15000-15300元/吨,运抵内地成本在15700-15800元/吨,如果能拿到运输补贴,成本将更低。他已对纺企做了深入调研,纺 企能够接受的新疆棉(3128级)价格在16200-16300元/吨左右,中间可保500元/吨以上利润。“这只是理论上的,操作起来肯定会有出入。” 王老板说,做国内棉花生意他还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可谓既新鲜又忐忑,只好摸着石头过河。
一位市场人士表示,目前纺企日子也不好过,直接在新疆设厂或设点收购已成为常态,预计10月下旬将大量进疆采购,这对棉商来说是一大压 力,今年做棉花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理准备。新年度伊始,几家欢乐几家愁。内地棉农、棉企因为收益低,且缺乏政策照顾,大多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但是,为减少损失,今年仍表现出了“寸土必争”的姿态,提醒业界要有一个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