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节,在棉花主产区,白花花的棉花丰收后,白花花的废弃地膜却成灾了……
种子播在残膜上,减产10%
走在棉花主产区,白花花的废弃地膜,或堆放在田埂沟渠,或被吹到枝头屋顶,随风飘舞、呼呼作响。据了解,山东省废弃地膜回收率不到30%。
“废弃地膜一是影响土壤通透性,导致水分难以下渗,阻碍水肥调节,降低土壤肥力;二是影响田间作业,残膜容易缠绕犁铧,堵塞播种机 和施肥机;三是影响作物发育,阻碍根系深扎和微生物活动,导致出苗及根系发育困难;四是影响生态环境,造成视觉污染。”省农技站推广研究员高中强介绍说, 自80年代使用地膜至今,废弃地膜已成白色污染,严重影响土壤质量,威胁粮食安全。种子播在残膜上,烂种率6.9%,烂芽率5.2%,减产10%。
废弃地膜成灾,不只存在于棉花主产区。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2012年全省农膜用量13.87万吨,约占全国的12%,主要用于 蔬菜、西甜瓜、花生、棉花、马铃薯和烟草,总覆盖面积3757.58万亩。而2013年,我省耕地面积为1.14亿亩,基本农田面积1亿亩。
记者了解到,捡拾、搂出的地膜,多被废品收购者以约0.5元每千克价格回收。价格太低,捡拾费力,加上对废弃地膜危害性认识不足,导致农民自主回收积*性不高。而地膜回收点和再加工企业,也是少之又少。在滨州、济宁、日照等地市,目前尚未建立回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