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市经济开发区某棉、纺混合型企业分管供应的老总介绍说,
但是企业的成本控制力点并不全放在对利息的关注上。这位经营老总说,目前企业资金结构多元,一般不能把对利息的考量放在国家对人民币利率 调整形成的利弊上。在棉花主产区,很多的中小规模涉棉企业是很难享受到政策性贷款的,而商业性银行贷款同样面临不低的门槛。利息费用是透明的,而一些企业 为组织资金所付出的精力,尤其是隐性费用支出就又是另一本账了,而这些*终同样被打进成本。许多民营性质企业靠集资、民间高利贷形成的资金流一般不跟随国 家的利息率调整而调整,大多按借款时的利息协定履行双方责任,而借资高峰期多在年初,现在调整利率,对于不尽规矩的民间借贷影响并不大。
资金流就象人体内流动的血液,断则死,不断则活,不受血价高低影响,而在于有血没血。人民币利率调整,对国有大型企业、**利用商贷或 “官资”( 农发行政策性贷款) 生存的企业无疑是有一定帮助的,但也非起死回生的定海神针。在棉花流通的各个环节,对于成本的影响重点己转向
现在的格局则成了行业性疲软,市面一无大单长单,企业也无超多原料及庞大产品存量,购销“两头尖” 原料与库存被压至*点。同时,市场不稳与生产性投入的增加同样使企业承担着远非利息多少而产生的压力。比如保管、翻仓移库、避灾等费用。近几年农产品购销 市场不稳,涉及农产品购销加工企业生存艰难,但这些企业的用工及生产性支出却在成倍增加,特别是工人工资、劳保福利,在一些企业己现担负不起之端倪。此 外,棉花市场不稳定以及滞销,使企业不得不在漫长的等待中花费经费去保管、翻垛或移库等。据了解,一般中小型棉企纺企都没有具备先进管理条件的库容,长江 流域等内陆地区棉花如过夏保管,必须在梅雨季节进行翻仓,保管条件差的库房存棉为避洪水强降雨,还得转场移库,如此折腾耗资是相当大的,何况如今劳力、运 费、保管费都涨势惊人。而现行棉市己令过去做持仓的人们缩起了手脚,相对而言对资金的占用远不及做短线与现货,正是因为这些新生市场特质,涉棉企业对于利 息调整少有哗然,个中原因已不难破译。所有这些实际经营过程中的问题,都不足以一点点“调息” 而能扭转棉业危机,利率调整给企业形成的好处不是涉棉企业打翻身仗的全部动力,解决棉花产业更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应有综合举措和治本之策。
当然,业内人士也冷静地指出,企业对于资金的依附性、关注度都是很高的,既使是中小企业抑或私营民营企业,其实也非常渴望得到银行的贷 款,只是其自身条件与银行的借贷标准离得太远。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企业自身改造是必备条件,银行部门对于不同经济结构的企业也应加大贷款可行性和具体操作 方面的研究。银行离不开企业,企业离不开银行。利率增减应当是整个经济走势的晴雨表,如果存银行利息调整只是那些国有大企关注着,若干二、三级城市以下代 表着相当庞大经济基础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依然在依靠着银行之外的社会资金生存,那么国民经济的发展就无法令决策者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国家调整人民币存贷 款利率后,以棉花主产区为代表的涉棉企业的种种表现为参考,希望能够引起借贷双方的深入思考。一家之言,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