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抛储锤音落定,期货和撮合一反往日宁静,似乎像压在石下的喷泉,开始了猛烈的上扬。对于9月的期货和撮合近月的猛涨,也可以理解为是现货高等级
一。09年度,谁推高了棉价?我们可以说,不是农民,因为收购过程中,农民的
二。推高了棉价,带动了纱,获得了较大的利润。纺企在推高棉价的同时,纱的价格每天一个价,纺企老板真的牛了一把。拿钱排队购纱还没有货,上午定的价格下午就再加码。后来就干脆不在定价,老板说啥价就啥价。这样的行市一直从09年的12月份延续到2010年的6月份。32S纱从期初的18000 多元到现在的28000多元,每吨增长过万。纺企在其中获得了十年来*大的利益。
三。棉价不可回落。当棉价到了18000以上以后,纱的价格不断高涨,后道工序感到压力增大,怎奈原料在涨,没办法也要购进。这一逻辑,支撑了棉花价格。纺企把价格推了上来,并在不断走高中获利,*不愿意使棉价回落的就是纺企。况且09年度一大特点是纺企原料库存过大,棉花市场定价权在纺企手里。在6月份以后,市面上可流通的棉花明显不足。小纱厂出现买棉困难。而大纺企开始了在不断推高棉价时,销售着自己的库存。为了不使棉价回落,大纺企在撮合上,期货上微量拉高买进,来推动现货价格,然后把纱高价卖出。当纱的价格出现回落后,他们还拼命的在期货上拉高,在撮合上拉高,试图在拉高过程中,继续推高现货,然后销售他们手里的存棉。这就是,抛储开始后出现的棉价不断上涨的根本动因。
四。*终的结局。供求反映一切。当新花即将来临,当抛储每日推进,现货商手里的棉花肯定要主动销售,即便是少数批量的现货商,也会拉开棉价回落的序幕。大纺企手里的库存,不抛向市场就要自己吃掉。新花给了人们一些新的概念。国家抛储底价定了16500,似乎确定了新花的指导价格。即便此价是真实的新花价格,那棉企手里的17500以上的库存原料和新年度棉花价格比较起来,竞争力就会大打折扣。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掌握市场主动权,并淘汰一批小纺企,*终会被小纺企的灵活多变优势所击溃,而自食其果。我们在延伸一下想象,纺织的后道工序,假如和棉纱一样一路高歌,那新花的价格将在16500的基础上也会高歌猛进。假如后道工序出现阻塞或者新年度的不差钱因素消退,那新年度棉花价格将在现有的状态下不断回落,16500或许将不是年度的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