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度国内
为了缓解国内棉花供应紧张的状况,国家自8月10日起开始抛储60万吨,并且在9月26日追加抛储40万吨。按照常理,市场棉花供应量增加,棉价涨势应该有所缓和,但是从国储棉抛售的成交均价看,价格反而越抛越高,可见市场棉花紧缺严重。国储棉抛售成交价的节节攀升也成了推动郑棉走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企的国储棉抛售价格成为今年
国内供需缺口继续扩大是主因
根据USDA 10月预测,新年度中国棉花产量在685.8万吨,消费量继续调增至1088.6万吨,产消差高达402.8万吨,较上一年度的缺口扩大32.6万吨。面对400万吨的供需缺口,今年依靠国储棉来弥补显然远远不够,因国储棉在完成近期的100万吨抛储后,预计剩余的储备棉仅30万吨,仅够战略储备之用,对于后期增加市场供应而言微乎其微。
因此,今年我国只能依赖进口棉来缓解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今年虽然全球棉花增产,主要的棉花出口国美国和印度的产量均大幅增加,但是各进口国在国际市场上均积*采购,可供中国进口的量并不多。美国截至9月30日已签约出口本年度陆地棉210.1万吨,完成了年度出口目标的63%,其中中国签约进口59.5万吨,仅占美棉出口量的28%。美棉剩余可供出口量约为120万吨,若按照先前进口的比例折算,本年度可从美国进口的棉花约为93.46万吨。印度自10月1日开始棉花出口登记,目前出口登记量已达到其规定的出口限额93.5万吨,截至15日已有66万吨棉花出口登记获得批准,但中国签约进口印度棉的数量尚不明确。
另外,考虑到进口棉的装运周期,进口棉大量到港的时间在春节前后,因此通过增发进口配额等手段也难以在短期内缓解国内供需矛盾,对抑制棉价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价格传导快,下游纺企仍存利润空间
棉价上涨已是市场共识,虽然纺织企业无法接受棉花价格直线式的快速上涨,但目前来看,棉价传导机制良好,大中型纺织企业对高企的棉价承受能力仍很强。从抛储的成交价格和成交率可以看出,在激烈的竞争中,能高价接棉的企业大量存在,市场对高棉价的消化能力较强。据了解,即使采购的棉花价格达到25000元/吨,纺企也仍然有几千元的利润空间。良好的价格传导也对上游棉价形成一定的支撑。
综上分析,虽然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