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跟随大宗商品整体小幅上扬趋势,郑州期货交易所
“之前棉价跌得太多了,有一些反弹是正常的。但中长期来看,棉价还是要受到供给过剩的压力的。”金瑞期货大宗商品分析师黄宏军称,2010-2011年度,全球棉花紧缺1.67%,而2011-2012年度全球过剩4.19%,相应的中国2010-2011年度紧缺11.74%,2011-2012年度过剩4.39%。
而在天津某外棉进口商贸公司负责人宋先生看来,纺织厂没有订单导致棉花需求下降才是主因,“服装厂、家纺没订单——布厂就没订单——布厂不要纱——纱厂不要棉花,整个产业链现在是源头没水”。
宋先生还进一步称,根据他们做棉贸情况来看,目前的现货商是想割肉也出不掉。“现在只要有人要货就行,价格都是好商量,本来棉商不卖的话价格还是会回来,但是棉商有个压力,就是银行贷款到期的问题,不卖就会被银行强行交易。”
现货商急于脱手,开始出现恐慌情绪,这反过来又使得棉价承压。
囤棉者“抛不出”之痛
上述宋先生称,现在棉商囤货是被迫的,他指的棉商也即囤现货的中间商。
在他看来,游资早就撤离了,过完年就跑干净了。在游资撤离、价格攀升的时候,现货商追涨囤货,而游资撤离的速度是很快的,他们只是炒价格,并不囤积。之后价格开始走低现货商并没急于脱手,导致到现在才开始恐慌。“目前割肉也出不掉,所以说现货商是被迫囤起了棉花。”
据了解,随着新年度棉花即将进入市场,疆内棉商已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慌情绪,一些企业想“割肉抛货”,但苦于找不到买家,有能力将棉花移库至内地的纷纷开始移库,希望能在内地找到销路。
爱建证券棉纺业分析师吴正武对记者表示,生产者包括棉农和一些棉花生产企业很少囤货,因为棉花生产下来,它们需要将棉花卖掉,用资金进行新一轮的生产活动。目前囤棉花的主要是一些中间商、贸易商。
根据吴的观察,目前很多中间商迫于资金和新棉即将进入市场的压力,已经在寻找机会抛货。
宋认为,目前涉及棉花上下游的两种企业纺织企业、中间商压力来源并不一样,纺织企业头疼的实际是订单问题和现金流问题,中间商面临的是价格问题和贷款到期问题。“现在只要有人要货就行,价格都是好商量,本来棉商不卖的话价格还是会回来,但是棉商有个压力,就是银行贷款到期的问题,如果债务到期不卖就会被银行强行交易。”
另外吴正武称,目前中间商割肉难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纺织企业去库存压力,他认为,目前是棉花消费的淡季,同时从外贸来说,纺织品出口还是受阻的。“这些都使得纺织企业去库存是缓慢的。同时,在去年棉价高的时候,实际上一些纺织企业倒闭、减产了,到目前这种现象还很普遍”。
据了解,纺织原料库存在48.6天左右,成品库存(棉纱)在40天,有的企业成品库存甚至达到2个月以上。
同时吴指出,一些下游企业对棉价进一步下跌的观望情绪,认为棉价还会进一步收跌。这也导致了中间商的出货难。
但在宋先生看,下游企业的观望并不明显。他举例称,如果你是纱厂有人和纺织企业订了500吨纱,纺织企业没棉花,它是观望还是进棉花开工赚钱?“纺织企业肯定开足马力生产。所以订单减少引起的去库存缓慢才是主要原因”。
恐慌压趴棉价
今年,棉花市场遭遇了供给陡升、消费不振的供求格局。
从全球来看,近期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全球棉花供需报告显示,2011-2012年度全球棉花产量,进口量、出口量以及期末库存同比增加,而消费量同比减少。产出和消费差距从2010-2011年度-56.4万吨变成了2011-2012年度的104.8万吨。
而在国内,根据金瑞期货黄宏军提供的数据,从棉花供求上看,中国2010年-2011年度紧缺11.74%,2011年-2012年度过剩4.39%。供求关系陡转。黄认为,这是目前棉花市场面临的整个大趋势。就是因为去年暴涨使得大家都去扩大种植面积,2011-2012年度棉花面积增加相当多,这样在需求没有同等增幅的情况下,过剩就成为必然。
而在爱建证券吴正武认为,棉价的下跌,中间商欲割肉抛货。而抛货恐慌反过来又使得棉价进一步承压。而这被认为是引起棉价持续走低的第三种力量。
他指出,中间商抛盘看跌加剧了市场承压,一方面使得棉花潜在供给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使得整个市场的看跌预期增强,平添了恐慌情绪。
上述宋先生认为,目前难以确定是现货商急于出货造成价格下跌,还是价格下跌造成现货商抛货压力,关键是现在中间商价格放低了,还是没人买货。这造成了现在这些中间商的恐慌。“囤棉者恐慌又使得卖盘的压力增大,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他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