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开始有一些文章对中国某些地区的
今年以来,
由于普遍认为就业稳定是中央容忍经济增速放缓的底线,我们对我国的就业市场进行了长期的追踪。我们认为,上述“纺服业倒闭潮”是不负责任的传言,虽然我国目前的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风险增大,但只要经济不严重失速,就业形势就能保持整体稳定。部分行业的就业压力增大,是产业结构升级必须忍受的阵痛,就业促进应精准发力。
1.纺织业并未出现大规模倒闭潮
从数据看,纺服业并未出现产业萎缩或企业大规模倒闭。今年1-8月,纺织业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5%,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694亿元,同比增长13%;纺织服装、 服饰业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817亿元,同比增长26.4%。产品产销量方面,1-8月纱产量累计2560万吨,同比增长4.3%;布产量累计454万吨,同比增长3.4%; 蚕丝及交织机织物产量累计39749万吨,同比增长0.4%;服纺类产品零售额累计8255亿元,同比增长10.5%,均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增长。
此外,前述文章中“
2.全国就业形式整体仍较稳定
目前媒体上的声音庞杂且互相矛盾。一方面报道老龄化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一方面炒作企业倒闭和失业潮,但劳动力成本上升、大规模失业以及低通胀是不能同时出现的。实际上,以中国目前的人口结构和经济结构,只要经济不出现严重失速,大规模的失业潮不会出现,更多还是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风险。
今年以来,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用工仍在增加,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也较为良好。调查失业率虽比去年同期略有升高,但依然在控制线以内,也未出现如09年规模的农民工返乡情况。
近两年来,就业人员中
国家统计局前不久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仅优步(UBER)中国一家公司,全国的注册司机目前已超过100万人,其中活跃司机占七成左右,专职司机则占到两成左右。
3.局部就业压力是结构调整必须忍受的阵痛
我国正处于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时期,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必然产生阵痛。就业压力主要存在于资源型和压缩产能任务较重的行业以及低端制造业。前者以东北地区为例,因经济结构单一,偏重于资源型和被压缩产能的部分装备制
低端制造业如前述的纺服业,在调研中确实发现部分企业存在调整经营方向,主动进行产业升级的情况。这不可避免造成摩擦性失业和一定的结构性失业,但就目前看都还只是企业级别的市场行为,并未扩散至整个行业。
此外,这些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且一定程度上存在用工紧张,前两年频现的“用工荒”,劳动力成本上升明显。加之就业人员技术含量低,可替代性很强,所以失业后再就业难度较小。需要关注的是城市农民工失业率走势和是否出现农民工“返乡潮”。
必须指出,如果经济持续下行,就业压力将会持续增大。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的长期不景气,也可能引发诸如劳资纠纷等不稳定因素。需要密切关注上述劳动力市场指标,及时预警劳动力市场可能出现的恶化趋势。
4.就业促进应该精准发力
按照
针对摩擦性失业,政府要做好就业引导,给求职人员提供及时的就业信息。农民工流入、流出地的地方政府要加强沟通协调,统筹安排好农民工的外出。
针对结构性失业人员,政府要提供有效的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尽快重返工作岗位。
同时,应该高度重视新兴互联网企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这些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往往门槛不高、形式灵活,非常有利于就业困难人群的灵活就业。政府应创新管理方式,呵护而不是扼杀这些企业的成长。
此外,政府应尽快推出包括调查
更多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