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半放假状态的纺织厂老板吴启明,*近整个人都不好了。
在订单稀少、不用赶生产的7月,按照惯例,吴启明短暂关闭了一部分生产线,让工人和机器轮休一下,为接下来的旺季做准备。然而,就在7月末,几大氨纶主流工厂纷纷发出公告,宣布8月1日起氨纶价格上涨1000元/吨。
订单恢复、生产加速的好日子不过大半年,这已经是纺织原材料的又一次上涨。尽管纱线价格近期下跌,但中国绸都网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4种纱线均价*少上涨14.06%,而调价*多的种类上涨了23.15%。
不仅如此,受环保督查的影响,部分地区的染料企业开始关停。在此背景下,部分染料品种也上调了价格。如全球*大的染料浙江龙盛的分散黑,7月27日价格已从原来的24000元/吨,涨至26000元/吨。8月3日,分散黑ECT 300%再次上调报价至30元/公斤。
此外,7月份以来,江浙地区的印染企业时不时传出限产消息,这无疑又在平静的市场上扔下了一枚炸弹!听闻部分印染厂就出现了上调价格和取消优惠的情况。
“现在谈不上利润了,原材料的上涨基本已经摊平利润了。”吴启明告诉小编。
事实上,生产材料价格上涨正是近几个月的常态。2017年7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5.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7.0%。1-7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8.5%。
一边是上游原材料“淡季不淡”,一边是纺织企业的“无利可图”。7月这个制造业传统的淡季,伴随着高温而来的,是纺织实体经济的冷热不均。
纺织业一片肃穆:煎熬中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由于原料、包装以及运输等成本的持续上涨,生产成本大幅上升,8月1日起,华峰、浙江蓝孔雀、杭州舒尔姿、泰和氨纶等企业纷纷上调报价,涨幅多在1000元/吨。而受环保压力影响,染厂停工、半停工数量较多,很多纺织企业订单卡在印染上,同时,染费也一路上行。
成本上涨,让逐渐回暖的纺织企业猝不及防地遭遇了压力。事实上,近期纺织贸易公司接单难度较大,不少企业在低价接单、抢单。一些企业接单价格低,质量要求高,利润空间压缩得厉害。
“厂家为拿到订单,降价吸引客户的不在少数,同质竞争过激。由于订单稀少,出货速度更加缓慢,资金紧张,市场观望情绪弥漫,都在煎熬中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大耀纺织原料经营总监贾贺欣表示。
据一份调研报告显示,从行业企业情况看来,目前企业转型升级难度大,动能减弱问题进一步显现。部分行业企业举步维艰,过去积累下来的一些历史性、沉淀性困难依然难以消除。能源和初级工业产品价格指数明显提高,用工、融资、环境等问题依然难以改变,致使一些既无技术优势,也无品牌优势,更无法通过全球布局获得成本优势的企业成本增加,资金链紧张,市场萎缩。虽然整体上企业盈利水平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回升,但行业、企业分化却较为严重。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涨幅较大,将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压缩企业利润空间,企业将面临更深层次的结构性调整。不同工业产品价格分化已经成为近几个月常态,企业应更加注重创新,推动生产结构优化、推进生产方式改革,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所所长徐剑锋表示。(信息摘编自:华夏时报)
更多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