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江蜿蜒如练,对广东省普宁市而言如同白练束腰。然而,随着流域两岸纺织印染、种养殖业的过度发展,每日近8万立方米印染废水、15万立方米生活污水排入练江,致使水体变成“黑臭油”,白练变成了“黑腰带”。练江成为粤东五大河流中污染*严重的河流,成为普宁人的一大心病。
▲图为练江一景
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2016年督察意见时尖锐指出练江治理计划年年落空,练江污染长期未得到改善。
半年来,普宁市委、市政府坚决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关于练江整治的要求和批示精神,各部门分工协作,狠抓产业规范、设施建设、河道整治、监管执法和环境自觉,举全市之力铁腕治理,推动练江水质持续改善。监测显示,今年1~6月练江普宁、汕头交界的青洋山桥断面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均值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53.9%、25.5%和61.9%。
▲整治前
▲整治后
系统推进练江综合治理
普宁市境内练江干流长29.8公里,流域面积515平方公里。流域内有流沙新河、流沙中河、水尾溪等8条支流,流域内户籍人口152 0173 3840万,常住人口约175万,普宁的支柱产业纺织印染业即分布在流域之内。练江治理牵涉众多的人口和企业,影响支柱产业发展,而且治理投入高达248.88亿元。这是练江治理裹足不前的主要原因。
面对困难,普宁市委书记张时义表示:“练江治理是一项惠及175万人民的民生工程,是一项促进普宁经济结构调整、生态导向发展的综合治理工程,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和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的重要项目,应坚决、系统推进。”
普宁市坚持“系统治理、挂图作战、联合执法”原则,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与流域各镇街道签订整治责任书,明确14个市直部门和流域各相关镇、街道的工作责任,全面落实印染企业按量达标排放核查。
此外,普宁市实施市、镇、村三级河长制,市委书记任总河长,党政主要负责领导坚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挂图作战。
按照《普宁市练江流域综合整治目标任务和计划》,关停散乱污企业,强化规模以上企业节能环保、限产减污、转型升级、进园生产等工作,持续开展河道综合整治,加速纺织印染综合处理中心、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垃圾处理设施、人工湿地等项目建设。
普宁市境内练江流域设置水质监测断面23个,委托第三方进行水质监测并将每日的监测结果报相关责任人。
通过综合治理,练江水质持续改善,基本消除了“黑臭油”现象。目前,青洋山桥断面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均值分别达到48.6毫克/升、4.81毫克/升、0.53毫克/升以下。
铁腕打好治理攻坚战
纺织服装是普宁*具规模的支柱产业。这一产业不可或缺的印染环节每日产生近8万立方米印染废水排入练江,是练江流域的主要污染源。纺织印染废水的治理是练江治理的攻坚战。能否打好这场攻坚战直接关系到练江治理能否取得决定性成效。
对此,普宁市市长林钢捷痛下决心,要求全市树立环境、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理念,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按照“以打促建、以建促转、打治为先、集聚发展”思路,坚持打击、监管、问责多管齐下,强势推进印染印花企业检查、产能核定和排污量核算等工作,关停散乱污企业,淘汰落后设备,查封超产能设备,顶格处理环境违法行为,铁腕治理纺织印染废水污染,打好纺织印染废水治理这场攻坚战,为练江生态恢复奠定基础。
据统计,普宁市共取缔流域内258家无牌证印染印花企业,去除印染企业总产能的67%。2016年共立案查处361宗、查封105宗、行政拘留79人、刑拘47人,今年以来共取缔无牌无证企业17家,查获非法排污企业3家,刑拘86人,行政拘留5人。
普宁市健全责任追究机制、污染源监管长效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实行“一旬一汇报”、“一月一督查”和“定期通报”制度,倒逼治污工作落实。今年以来,普宁市纪检监察部门共受理环境领域违纪线索11宗,经核查对相关95名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其中党纪政纪立案43人,免职7人,停职两人。
正是体制内外上下齐心,不留人情,以好的环境换取人民满意,让人民选择发展之路,普宁在半年之内扭转了练江治理被动局面,从“要我治理”变为“我要治理”,赢得了印染废水治理攻坚战。
市民看着练江水质持续改善,倍受鼓舞,非常高兴。一位大伯说:“以前老远都闻到臭味,现在没了臭味,鱼也回来了,如果能像小时候那样游泳就更好了。”
还粤东白练翩舞的练江
普宁市位于粤东潮汕平原西缘,是练江、榕江、隆江的发源地,集潮汕文化与客家风情于一体,享有山寨水乡、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中国中药名城试点城市和中国工业百强县等美誉。
普宁本着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自觉,负起东接汕头、西联汕尾的重任,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还普宁人民白练束腰的山寨水乡美誉,还粤东白练翩舞的练江。
普宁以推进练江治理为契机,化解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投资1.52亿元完成白坑湖水库重建工程,投资3.4亿多元完成练江上游流沙新河段综合整治、练江支流白马溪石篱化、香江河堤防填挖、汤坑溪和麒麟溪综合整治等基础工程。发挥环境治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开展景观式河道、景观式道路、花园式工厂、庭院式社区、景点式机关等创建活动,建设生态休闲、安全健康的滨水岸线、人工湿地、生态公园、绿道、观景点等。持续推进社区营造,培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产业体系,建设文旅、度假、商贸、地产、种养殖相结合的临山滨水田园综合体和生态增值产业生态圈,打造人与人、人与历史文化、人与科技产业、人与自然相融共亲的生态社区,促进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建设融合发展,提升水乡价值。
下一阶段,将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巩固来之不易的阶段成果,争取在2020年前青洋山桥断面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均值达到Ⅴ类水质标准。
更多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