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棉行协在湖北天门地区调研,当地棉纺企业以生产纯棉中支纱为主,产业链较完善,面临需求不旺的形势,依靠自身优势求生存。
棉花种植面积减少,棉花质量高于去年同期 天门市属于长江中下游棉花主产区之一,由于近几年国内棉花价格持续下跌,棉农种棉意愿降低,棉花种植面积逐年下降。2014年虽然国家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措施,但是补贴力度小于新疆,种棉积*性依然低迷。因此,2015年该地区棉花种植面积小于去年同期。据了解,今年湖北天气有利于棉花生长,新棉纤维质量普遍好于去年同期。衣分大都在37%~39%,长度在27~29mm的棉花较多,马克隆值在4.7左右,适合纺高支纱的棉花多于去年同期。目前标准级籽棉收购价格为2.97元/kg,低于去年同期,棉农惜售情绪浓厚。 产业链完善,竞争力加强 天门地区棉纺企业以生产纯棉产品为主,多数企业拥有轧花厂,在购棉上有较大优势。较大型的企业订单较为充足,以生产环锭普梳60S支纱线为主,为了缩小与精梳的差距,在选棉、轧花、配棉上下功夫,减少落棉,提高制成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纱线的竞争力。除部分纱线自用外,其余纱线销往浙江绍兴地区,委托加工成色布出口。小型企业以纺普梳32S、40S纱线为主,主要选用本地棉花,纱线在省内消化,40S纱线价格为21000/吨左右。虽然这些企业品种相对单一,但是因为同样拥有棉花加工产业,因此纱线销售依然有利可图。 转型升级步伐有待加快 天门地区的纺织厂中基本是当地员工,万锭用工在70人左右,人工成本逐年增加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事实。该地区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较大型的企业更新了部分纺纱设备,自动络筒机占80%。而小型企业不但纺纱设备相对落后,自动络筒机仅为50%。平均电价在0.75元/kwh。在煤炭、石油等大宗商品都大幅降价的背景下,企业一方面希望国家能够降低电费来降低国内纺织行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企业也在积*探索转型升级的途径。 更多内容请关注
中国百检网(www.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