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在中国棉花协会举行的2011年形势分析会上,射阳县棉花协会秘书长陈占龙全面介绍了射阳县棉花生产、新棉收购准备及纺织运行情况。
今年棉花生产的基本情况是:面积恢复增长,单产略有减少,总产稍有提高,植棉成本上升,棉农收益下降。县棉花协会统计,2010年植棉44.5万亩。受上年棉花价格、植棉收益大幅提增的影响,2011年棉花的种植出现了恢复性增长,达到52.5万亩,比上年增加8万亩,增幅17.9%。单产预计为72.6公斤,比去年同期预测单产74.5公斤少1.9公斤,减幅为2.6%。虽然单产下降,但由于面积增幅较大,总产将达到3.8万吨,比上年实际产量3.5万吨增加0.3万吨,增幅在8.6%左右。
受固定成本、物化投入和劳动用工价格全面提升的影响,全县棉花的种植成本将突破152 0173 3840元,达到1413.2元,比上年1218.5元增加194.8元,增幅在16%左右。其中:固定成本包括公摊费用、土地租金、农机具折旧等计77.95元,比上年61.04元增加16.91元,增幅27.7%;物化投入381.97元,比上年349.12元增加32.85元,增幅为9.41%;劳动力成本主要由自投工日折价、雇工费用和机牛作业费三块构成,合计为941元,比上年791.48元增加149.52元,增幅达到18.9%。在总成本中,已经以现金或将以现金支付的直接成本为561.3元,占总成本的39.7%,棉农自投工日折币为852元,占总成本的60.3%。
如果棉农出售籽棉的平均价格能达到9元/公斤,今年植棉亩收入大约在1850元左右,较上年2319.76元减少约470元,减幅将达到20.26%,剔去总成本,含国家良种补贴在内的纯收益只有437元,仅占于去年1113.36元的39.3%。即使含自投工在内收益也只有1288元,也比去年少了570元。这种收益状况明显低于粮食,初步测定今年粮棉套种田亩收入约在2700元左右,而麦稻连作收入将突破2900元,且粮食生产投入工本料物比棉花要少得多,这将对来年的棉花种植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目前全县加工能力突破20万吨,是今年棉花产量的5倍之多。但由于在3月份以后,棉花价格大幅下跌,部分存棉企业亏损较大,有的确已到了无法自拔的境地,将会退出收购加工。对今年的新棉收购价格,多数棉农趋向集中上市期到手价格能稳定在4.5~5元之间,年度均价不低于4.5元,使亩植棉收入能达到2000元*为理想。纺织企业倾向标准级皮棉价格每吨在21000元左右。棉花企业对新棉收购显得十分谨慎,将依照国家出台的收储价格及标准,结合皮棉销售情况及成交价格和棉籽的市场价格变化作适当调整。
今年棉花生长发育滞后,裂铃吐絮的时间较正常年景推后,目前才有零星采摘。多数棉花企业拟在国庆节后开始收购,但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从准备的情况看,主要问题是收购资金难筹集。根据测算,全县今年棉花收购需要投放资金在9.5亿元左右,按正常的购销时序推定,启动资金至少3亿元。由于企业自有资金不足,协作资金、预购定金等都难以到位,国家政策性贷款规模继续从紧,商业银行贷款又受到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控。在收购前能基本到位的还不足2个亿,一旦在销售环节上出现问题,使资金周转趋缓或停运,“打白条”、“卖棉难”等一些损害棉农利益的行为将不可避免。
今年以来,由于受宏观形势趋紧、购销市场不稳及生产要素制约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企业虽然都没有因此而停产,但确实经受着严峻考验。
为了在执行好国家收储政策的同时,切实保护棉农利益,以更好地稳定棉花种植,促进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建议国家和政府的有关部门:
1、加强对棉花购销价格的实时监控。要尽力避免包括棉籽等副产品在内的中间环节低价收、高价卖,既伤棉农又损企业的市场垄断和价格垄断等不良行为。
2、认真防范“白条”现象,切实维护收购秩序。今年的新棉收购,由于受上年度部分棉花企业亏损严重,纺织企业库存物料、产品资金占用量大,银行信贷政策调整等方面因素影响,新棉收购资金筹措相当困难而又十分无奈,有可能再现企业停收和“白条”现象的发生。因此,政府应予即早防范,强化银企协调,加大对新棉收购贷款的投放额度,杜绝一切损害棉农利益的事件发生。
3、维持国家政策的连续性,即早出台下一年度棉花收购的托底政策。棉农并不希望棉花价格年际间波动太大,期盼国家根据物价总体变幅及大宗农产品的价格走势,合理确定棉花收购的*低保护价,使棉农也能和粮农一样,对棉价来个“一年早知道”,以利在秋播时就能基本落实好来年棉花的种植面积。
4、提高植棉补贴,改进补贴方式。棉花生产相对于其它大宗农产品比较,多数年份效益较低,国家补贴比照粮食更显补贴项目少、标准低。因此,棉农都寄希望于国家能提高植棉补贴,同时改进补贴方式,使棉农得到更多的实惠。一是增加补贴项目。将棉花生产从经济作物中剔出,列入大宗农产品目录,和粮食生产一样,实施生产资料综合补贴。二是提高补贴标准。近几年国家对棉花生产实施了良种补贴,从现象上看,这为棉农减本增效、稳定棉花种植起到了一些作用,但细算起来,棉农真正得到的仅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大头却被棉种价格的连年大幅增涨套去了。为此,棉农们更希望国家一方面适当提高良种或其它方面的补贴额度,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种子生产的监管和价格的调控。三是改进补贴方式。将国家现行良种及以后有可能增加的各种专项补贴,均按棉农实际交售的籽棉数量来进行兑现。采用这样的补贴方式,虽然需要有从收购企业资质的确认到收购凭证的统一印制、发放和使用的监管等一系列较为完善的措施配套,但它毕竟将更加有利棉花质检体制改革成果巩固,全面提高棉花品质,维护市场秩序的稳定。更加有利调动棉农主攻单产的积*性,积*参与“高产创建”。更加有利于较好地解决目前在植棉良种补贴面积和产量统计中的不规范行为,提高补贴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真实反映各地的棉花生产情况,避免在数据统计过程中的违规行为,为政府决策提供更为可信的依据。
5、制定政策,扶持企业发展。针对中小型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以及创新能力不足的实际情况,建议国家制定特殊的扶持政策。譬如加大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奖励;加大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资金支持;调平税赋,切实解决棉纺企业增值税高征低扣的不合理现象;减免创新型产品的税费;加大对产业一体化企业政策性贷款投放额度等,以支持棉纺企业加快技改步伐,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以及在新棉上市后多收地产棉,减少外购棉成本负担,促进棉纺企业快速、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