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养殖蛙类产业分会成立

百检网 2021-12-20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养殖蛙类产业分会成立大会在江苏省海安市举行。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主办的此次大会,旨在让蛙类产业进一步明确了管理归属,步入正轨。

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李书民强调,2019年,中国蛙类产量60万吨,价值2000亿元,发展迅猛,但技术落后、疫病防控、药残超标、尾水排放等问题十分突出。他希望通过分会为推动蛙类产业规范有序生产做出贡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表示,希望分会协同行业内成员,通过行业自律解决问题,出台行业规范和标准,制定市场准入条件,实现蛙类产业规范生产,合作共赢。

图源pixabay

“中国蛙类产业发展是由市场拉动的,且只有短短10年,诸多原因造成了行业无序发展。尾水排放导致的环保问题、高密度养殖带来的食品安全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蛙类产业发展的两大痛点。但同时,市场需求巨大,与小龙虾产业相比更具有全季特征,未来前景广阔。”江苏中洋集团总裁钱晓明在致辞中表示,为解决行业痛点、规范发展蛙类产业,中洋集团已经有所探索,建立了从下游市场、中游加工到上游养殖的全产业链模式,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不能单靠一两个企业,而是需要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渔业处刘小维表示,蛙类作为江苏的特色养殖水产品,在养殖端形成了一定规模,消费端深受年轻群体喜爱,前景巨大。养殖蛙类产业分会的成立,将对进一步规范和提升蛙类养殖、流通以及加工等蛙类产业链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此次会上新当选养殖蛙类产业分会会长的江苏中洋生态鱼类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大勇表示,分会将从3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分会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二是完善行业产业链,从上游养殖、中游加工、下游市场各环节展开科研攻关,通过产业链优势为供应链赋能,以纵向合作、横向交流,推动产业规范发展;三是开展蛙类保种、育种、新品种开发等科学研究。刘大勇在会上宣布了养殖蛙类产业分会的组织框架,常务理事、理事及会员单位覆盖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11个省份,形成以牛蛙、黑斑蛙、棘胸蛙等品种为主体的蛙类养殖、饲料、加工、动保、餐饮和贸易企业为成员的分会框架。

在产业对话环节中,刘大勇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孟智斌研究员、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院长张春晓、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郭异忠、天猫生鲜负责人沫海等相关人士,围绕生态安全保护、养殖规范和产品品质、科技促进产业发展、新零售模式等热点话题展开了探讨。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