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作为奶牛群体遗传改良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可直接影响群体遗传改良进展的总体水平。日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的2020年全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项目工作会上,专家以及业内人士再次强调——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工作对近年我国奶业快速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起步虽晚,但发展迅猛。从2008正式启动至今,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建立了一个基本完整的运行体系且还在不断发展壮大。
图源pixabay
DHI体系不断完善
在日前举办的2020年全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项目工作会议上,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孙永健谈到DHI对于促进奶业提质增效和奶业振兴的重要作用,肯定了DHI工作取得的优异成绩。“培养了一支懂专业、爱行业的技术管理队伍,建设了一批达到先进水平的测定实验室,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品种登记、测定分析、遗传评估和牧场服务的制度标准体系,对奶业增产提质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孙永健表示,DHI是奶牛养殖技术提升和管理改善的有效工具。
据介绍,2020年1—11月底,中国奶业协会共收集38个DHI实验室上传的1279个奶牛场125.2万头牛的DHI测定数据614.2万条。较2019年全年,参测场数下降6.2%,参测牛数基本持平,泌乳牛规模979头,同比增加4.6%。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测定的整体连续性较去年有所下降。全国参测奶牛的测定日平均产奶量32.3千克,同比提高3.5%;平均体细胞数23.9万个/毫升,同比下降1.2%;平均乳脂率3.91%,同比下降1.3%,平均乳蛋白率3.35%,同比增加0.3%。
孙永健强调,今后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主动对标下一步奶业振兴的工作举措,围绕突出问题,以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向前推进DHI工作。
奶牛群体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目前,DHI体系逐步完善,为现代奶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全国畜牧总站奶业与畜产品加工处处长闫奎友指出,DHI项目在全国开展以来,全国奶牛群体生产水平显著提高。2019年,全国荷斯坦成母牛平均年单产达到7800公斤,较2008年增幅达62.5%。截至2019年底,我国DHl参测奶牛127.7万头;28个省(区、市)和黑龙江农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DHI工作,项目区奶牛良种覆盖率达****,参测奶牛产奶量和牛奶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介绍,2019年,我国参测奶牛测定日平均奶量达到了31.2千克,按照2019年生鲜乳平均收购价格3.65元/公斤测算,预计平均每头参测奶牛年可增加经济收入约152 0173 3840元。
DHI检测体系从无到有,逐渐壮大。据了解,DHI实验室现场评审工作始于2015年。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6家DHI实验室顺利通过评审。河北、山西、内蒙古等10个奶业主产省(区)均设有DHI实验室,DHI参测牛数占到全国总参测数的79%。闫奎友认为,5年来,技术人员学历层次有了较大改善,主要测定设备的数量和测定效率有了很大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DHI实验室总面积达1.64万平方米,配备奶样检测设备112台(套),每小时总检测样品能力达到2.82万个。
DHI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不断拓展。多地实验室创新工作方式,积*深入牛场加强服务指导,不断拓展检测范围,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广泛好评。“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许多DHI实验室齐心协力共同抗疫,为奶业生产逆势上扬贡献了力量。“闫奎友表示。
全面推进测定工作发展
2018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扩大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范围”。会议强调,下一阶段,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国办奶业振兴意见为遵循,狠抓采样、测定、牧场服务等三个环节,努力打造全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一盘棋、一体化的新格局,提高DHI实验室测定质量、增强服务能力、规范制度建设、强化技术推广,为奶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各个DHI检测机构要不断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建立人员培训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人员队伍素质和技术水平。为牧场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DHI报告,实地指导、科学解读报告,并切实将技术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积*延伸拓展营养、疾病、育种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工作,把DHI实验室建设成为本地区奶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各个检测机构要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全方位、多角度拓展自身服务内容,延长服务链条,扩大服务范围。整合各方力量,对DHI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宣传,不断提高牧场对DHI工作的认知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张胜利教授同时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我国DHI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工作,针对全国不同区域、管理类型,开展更广泛的数据收集,提高我国综合育种水平;拓宽信息来源,加强数据共享,挖掘更多的数据价值,反应牛场生产实况,指导实际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