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后点杯奶茶已成为上班族续命手段。喝奈雪还是喜茶?都可还是一点点?加奶盖还是不加?纯茶还是鲜果茶?丰富的选项让选择困难户犯了难。虽然国家在食品安全各方面都做出了细化的考核标准,但是茶饮店毕竟不像每个交通路口都装置着随时可以调阅的监控录像,后厨内的卫生和违规操作仍经常存在。
7月初,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市场监督局对辖区内4家知名茶饮连锁门店进行抽查,几家茶饮店分别存在操作间布局不合理、垃圾桶未加盖、使用过的滤网未及时清洗、半成品和原料混放,以及储藏容器未加盖、盛装原料的容器未定期清洗、水果处理未在专门的区域内、食品未分类储藏等诸多问题。虽监管局也同时公示奶茶检测结果合格,但还是让奶茶控们心里一紧。
茶颜悦色在多年前,喜茶、奈雪的茶从今年5月开始,都在微信公众号开设自查报告栏目,内容主要对门店卫生及不符合规定的操作进行曝光,受到不少消费者的认可,认为这是对消费者负责应有的态度。但也有人不解,长期自查,为何仍有不少问题出现,自查难道是作秀?
笔者认为,检查出问题是**步,没有检查出问题,又谈何解决问题。
比如,奈雪6月公布武汉某店操作间食用的垃圾桶没有盖子,看起来作为垃圾桶有没有盖无伤大雅,但垃圾桶加盖是为防止蚊蝇进入,或垃圾桶内滋生细菌,导致门店食材、器具受到污染。
而喜茶6月则公布深圳某店消毒柜内待用滤网破损,简单看来为“门店有点抠门儿,坏了没换新的”,但仔细思考,如果破损滤网的钢丝落入奶茶中,又将是一起饮品中有异物的投诉事件。
操作间布局不合理,可能引起交叉感染风险;储藏容器未加盖,可能导致异物进入;盛装原料的容器未定期清洗,存在食品细菌超标风险……不同区域的抹布一起清洗、用手接触的冰铲把随意放入冰块之中,这些看似微乎其微的现象,其实都是隐患。
茶饮品牌在运营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将其列入“危险信号”进行检查。而检查后如何有效地规避、解决,才是关键。
对于以上问题,在笔者看来,还是监管的缺失。制度缺失、管理缺失、工作人员自身卫生意识都是主因。
许多茶饮连锁店的“违规操作”属于无意识,由于发展过快,制度要求不严,甚至并无明文要求,员工自然对此不甚关心。
很多茶饮连锁店则要求不严,虽有制度,但检查或奖惩力度不够,或疏于检查,导致高薪购买的“运营手册”只能成为一册闲书,形同虚设。
另外,连锁店员工自身素质参差不齐也造成茶饮店监管难。某品牌老板表示,在品牌初期,许多门店员工不穿工服、员工操作前不洗手,甚至还有在后台抽烟的现象。
对于快速发展的茶饮连锁店而言,如何真正做到卫生安全操作合规,品牌拥有者从自身严格要求入手方为正道。
店铺卫生不合格品牌拥有者便可要求闭店、上涨原料费、不允许开新店;员工卫生不合格操作违规,多番说教不如一次罚款,**次警告、第二次扣奖金、第三次延缓升级考核时间。制度、监督才是解决问题*有利的保障。
茶饮店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不过30年时间。产品不断迭代升级,门店形象亦愈加吸引眼球,但因发展过快,许多门店细节并未顾及。一个品牌可以通过定位、宣传、招商政策、打造爆款等方法快速获得市场关注,但要形成持续竞争力,核心仍在对细节一点一滴的精雕细琢。解决食安问题没有捷径。唯有不断完善的制度、高频次的检查、有错必惩的手段、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才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