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一支香槟前,人们习惯在瓶身上寻找信息,以求对酒的气味和芳香有更精准的把握。以除渣日期为指标,来评鉴香槟的陈酿状态也成了他们的不二法门。
何为香槟除渣
近年来,很多人开始对香槟的除渣时间津津乐道,其重要性被提升到了****的高度。香槟中的酿酒酵母在发酵过程中会慢慢死去并沉淀。所谓除渣,即是把瓶中余留的酵母残渣清除掉。
香槟陈年越久,受酵母及其沉淀物影响越大,*终的风味也会因之有变。香槟在除渣后,葡萄酒液失去酵母沉淀层的隔离,会更易氧化,陈年的效果也随之加快。因此,很多香槟迷们对除渣时间也更看重。
如果有心留意各家香槟**如宝林歇、菲丽宝娜以及赫赫有名的唐·培里侬等的商标信息,或会发现除渣日期都开始悄列其中,许多侍酒师也开始在自家酒水单上将其写明,越来越多的酒庄,都会在瓶体上将其标出。
其中的原理或可这样解释:优质香槟在封存陈酿后会历经微妙复杂的演化过程,初酿时有着清新的天然果味,随着继续发酵,变得渐香渐浓,并开始产生细致绵密的气泡,散发馥郁芬芳的甜香,而除渣日期正处于这个演化阶段的节点上,只有在除渣后再继续陈酿一段时间,保证酒液充分发酵,其丰富饱满的内在才会被完全激发。这就像小火慢炖,只有火候到了,才能成就出醇厚甘美的口感,兼具幼滑成熟的品性,原先的果香味因有了深度也显得余韵悠长。
香槟的除渣之争
虽说对除渣时间的重视眼下成了一个趋势,但各家产商其实也莫衷一是。作为提倡者的菲丽宝娜总裁查尔斯·菲丽宝娜(Charles Philipponnat)一直在许多场合现身说法:“大家都该顺势而行,除非是觉得自家的香槟年份太轻,不敢示人,不然把除渣日期标出来就能更好地了解香槟的演化状况。”
回到以前,因多用不同年份的白、红葡萄基酒混酿,所以大部分香槟连年份都不会标出,关于酒的各样质素,消费者也只能靠产地、葡萄种属等基本信息来加以推断。而知道了除渣日期,就能间接估算一瓶香槟的“酒龄”,对其气味、芳香也能有更精准的把握。
英国《金融时报》鉴酒师、国际**酒评家简西丝·罗宾逊(Jancis Robinson)也乐见标出除渣日期的做法。至少在她看来,“香槟不是普通的日常小物件,许多人是有香槟情结的”,产商多提供一条新信息,比任何“打算继续糊弄见多识广的消费者、继续把人蒙在鼓里的行为”都来得更为体贴。伦敦米其林一星级餐馆Texture的合伙人、侍酒大师泽维尔·罗塞特(Xavier Rousset)也提出:“人们喝啤酒都想知道产地、原理,何况香槟?” 不管其实际意义有没有,至少满足了饕客们的求知欲。
一些兢兢业业的小种植主也不敢大意,在法国和比利时小有名气的拉芒迪·贝尼耶香槟早在4年前便先人一步,将除渣时间印在了瓶身上。酒庄主人的想法是:“标出除渣时间,**能更好管理酒窖中的藏酒。哪天后人从酒窖中随手拾起一瓶酒,也能立马知道它的基酒品种、酿造年份和除渣日期。同样,具有鉴赏力的消费者如果在餐馆、酒吧点了我们的酒,再想对酒的品质评头论足一番的话,除渣日期也是谈资之一。”
也有酒庄不为所动,担心除渣日期可能反而会让消费者更加困惑。英国葡萄酒经销行贝瑞兄弟和陆克文的采购经理菲尔德表示:“除非是懂行的人,不然很多人都会把除渣日期直接当作香槟的酿制年份。”但他也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法子,“为了不让消费者无所适从,也许可以把除渣时间用小字体标出,也能给真正的行家一个参考。”
泰坦瑞香槟则还是坚持不标注这一时间,其市场总监多米尼克·卡雷特(Dominique Garreta)解释:“只关注除渣日期像是盲人摸象,对酒的品质至关重要的信息还包括香槟刚入桶发酵的时间以及*终的装瓶日期等。我们不是要将除渣时间藏着掖着,实在是酒瓶背标的空间十分有限,需要提供的实用信息又很庞杂,除渣时间反倒不是其中*重要的。当然,只要消费者有具体要求,我们也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