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烟火气”渐浓,餐饮行业正加速复工复产。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减税降负、减租减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等多项利好政策。对此,业内专家指出,政府出台的多项政策意在促使相关行业通过模式创新、渠道创新等手段来加快市场复苏,创新能助力企业打赢这场“翻身仗”。海底捞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受益于政府线上线下融合政策的推动,公司结合疫情期间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积*创新业务模式。同时,科技给餐饮业带来了新的活力,海底捞积*开发和运用新技术,为顾客提供不断优化的体验和服务。
图源pixabay
线上线下双融合
树立餐饮新风尚
此次疫情,餐饮企业遭受了****的冲击,可谓是“重灾区”。为此,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助力餐饮企业走出“寒冬”。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支持餐饮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
“受益于政府线上线下融合政策的推动,公司结合疫情期间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积*创新业务模式,开展新业务。”上述海底捞负责人如是说。
据了解,为将损失降至*低,海底捞一边开展自救,创新社区净菜、半成品配送和“家庭厨房”等新业务,一边积*落实防疫政策,做好员工安置工作。
为满足客户居家烹饪场景的需求,海底捞推出了“海底捞开饭了”方便菜肴。据悉,该产品为新鲜现做的半成品,由中央厨房工厂直发,出产后24小时内送达顾客手里,保质期只有4天。顾客买来后在家仅需简单翻炒,3—5分钟即可食用,非常方便快捷。
“即使没有烹饪基础,也可以在3—5分钟完成一道菜品的制作,丰富了居家用餐场景,也使烹饪更加方便快捷。”该负责人表示。
此外,在2月15日外送恢复营业的当天,海底捞也开始做生鲜直配业务。海底捞携手蜀海供应链,推出全新的生鲜直配便民服务,顾客可通过海底捞App、海底捞生鲜直配小程序、海底捞门店直接下单,配送到社区。
“疫情期间,针对消费者外出购物不方便的情况,海底捞携手蜀海供应链推出了全新的生鲜直配便民服务。依托门店网络和蜀海供应链的产品及配送能力,为顾客提供安全、方便的直送服务。”海底捞负责人介绍。
业内人士表示,海底捞新推出的半成品菜肴瞄准了家庭厨房,不仅在疫情防控期间为消费者提供方便,扩宽企业经营范围,还能充分调动海底捞的员工,为他们提供全新的工作岗位。
除了服务模式的创新,在科技领域,海底捞积*开发和运用新技术,为顾客带来不断优化的体验和服务。
“互联网、新科技为餐饮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如海底捞自主研发的通风设备消除门店内过浓的火锅气味、后厨安装视频监控使顾客通过平板实时查看后厨活动及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食材溯源、智能选址系统等。在2018年10月28日开始营业的海底捞**智慧餐厅,后厨应用机械臂智能配菜、自动配锅机、机器人送餐和后厨信息管理系统等智能化设备,优化了后厨管理水平,提高了食品安全水平。前厅运用360度环绕立体投影、六大主题场景切换,为顾客带来****的 “沉浸式”火锅就餐新体验。
“目前部分新技术设备如自动配锅机、后厨应用机械臂智能配菜等已应用于多家门店。”海底捞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疫情影响逐步减弱,海底捞也将不断进行业务和科技创新,以更贴心、更安心、更放心的服务回馈消费者,树立新常态下的餐饮新风尚。
享受多项利好政策
帮扶贫困人群致富
疫情早期,相关部门出台政策进行帮扶,例如宽松信贷等,海底捞在**时间享受到了政策红利。据悉,海底捞从中信银行北京分行和百信银行获得信贷资金21亿元,**笔8.1亿元放款资金已于2月19日到账。
海底捞在复工复产和自救过程中也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享受到社保费用的减免,政府部门鼓励门店开展线上外卖送餐并协助办理经营范围变更手续等。”该负责人透露。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海底捞在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的同时,也在持续不断地为精准扶贫做出新贡献、新成效。
为解决贫困地区人口就业问题,切实推进就业扶贫工作,海底捞通过政企合作方式,开展订单式培训转移。2019年8月,海底捞与云南省弥渡县政府进行合作,打造“海底捞用工输出基地-弥渡”品牌,为群众提供面试、培训、选岗一站式服务。2019年,弥渡县定向输出到海底捞(云南片区)就业152 0173 384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85人。
解决贫困地区人口贫困问题,*主要的办法就是通过企业解决就业。据了解,截至2019年12月31日,海底捞员工规模超过10万人,其中有超过2.6万名员工来自贫困地区。
此外,为让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变成实实在在的财富,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海底捞自2012年起,陆续在甘肃、四川、青海、云南等地区27个贫困县采购蔬菜、肉类、香辛料等多项农产品。截至2019年12月底,海底捞在贫困地区采购产品总额超过3.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