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仅过半,西方国家至少有30余款植物基新品上市,如玛氏、Costa Coffee、家乐氏、达能、联合利华、Kerry Food、Quorn、Dunkin等,覆盖冰淇淋、植物肉、早餐、零食、咖啡饮品、巧克力、糖果、功能蛋白饮料等多种品类。
图源:各品牌官网;食研汇绘制
这背后,是全球性素食运动“Veganuary”(素食一月)的再次启动。Veganuary是2014年创立的非营利性组织,鼓励人们在一月尝试素食。今年一月,目前为止超过了54万人报名参加,背后有600多个品牌、餐厅和超市自2020年对此进行了宣传,仅英国市场就在2020年推出了1200多种新的素食产品。
来源:Veganuary官网
除Veganuary之外,美国责任医师协会、黑人女性素食运动、柳叶刀推广的“Planetary Health diet[1]”(行星健康饮食,以蔬果谷物、植物蛋白为主)等素食/植物基饮食活动,正改变着人们的饮食和健康观点,助推植物基饮食的流行。
2019年,美国的植物基食品市场销售额达50亿美元,其中植物奶占20亿美元,其他植物基乳制品占14亿美元,植物肉占9.39亿美元。
2019年美国植物基销售额及增长率,按种类分
数据来源:Spins
那么,消费者真的理解植物基,并能愉快接受吗?
国内外消费者对植物基饮食的认知差别
根据英国营养基金会(BNF)的调查,即便是在素食/植物基饮食发展较成熟的英国,也还是有不少人不理解素食和植物基饮食的区别,如有41%的受访者认为植物基饮食意味着要纯素食,61%的的英国消费者表示他们不太可能在2021年遵循植物基饮食。
简单来说,素食主要是出于保护动物、环保或宗教信仰等原因而不吃动物(当然其中还有很多种素食,如蛋奶素、鱼素等)。而植物基饮食则主要是为了健康而吃以植物为主的饮食,是否摄入动物蛋白由个人自主选择,通常来说动物源食物所占比例应该低于1/4。这和弹性素食更为相似。
消费者对植物肉的认知情况
数据来源:CBNData;食研汇绘制
再看中国,2014年,中国的素食人口超过5000万,但大部分人并不了解素食和植物基饮食。中国消费者中听说过植物肉的约77%,其中正确理解植物肉的只有39%,大部分是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
加之中国关于素食/植物基饮食方面的活动和推广都较少,对于大部分中国的消费者,对于植物基饮食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并且缺乏诸如环保等方面的素食驱动因素,除非植物基食品的口味真的非常好,否则他们没有必须食用植物基食品的理由。
中国潜在植物基饮食消费者与需求
植物基在中国的发展速度被国际上重视,不仅很多大佬投资、增加产线,也有很多新的初创品牌拔地而起。有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植物肉的市场规模为39.2亿元,植物奶市场规模达536.9亿元,预计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7%。
2020年天猫植物蛋白销售额和销量增长率
数据来源:天猫新品创新中心
根据天猫的数据来看,2020年植物蛋白饮料的销售额增长率为965%,销量增长率为152 0173 3840%。一方面,中国消费豆奶、椰奶等产品已经很久,植物蛋白饮品并不陌生;另一方面,植物奶确实在口味上比较好,很容易接受,在健康低脂的需求下,消费者会比较愿意接受。
对比起来,植物肉的接受度稍低。有数据表示,在听说过植物肉的消费者中,只有33%会购买植物肉产品。根据《2020线上植物肉消费人群洞察报告》,品质一族(包括新锐白领、资深中产和精致妈妈)、Z世代、小镇青年、都市蓝领的消费占比较高,而小镇中老年和都市银发的消费人数增速特别高。其中,低脂健康是消费者购买植物肉的主要原因。
2020天猫平台植物肉细分人群消费占比&人数增速
数据来源:2020天猫植物肉消费人群洞察报告;食研汇绘制
线上植物肉典型消费群体主要有:年轻尝鲜党、健康生活族、精英品质家,他们的消费喜好是如何呢?
年轻尝鲜党
更喜欢植物肉的零食产品,更容易被创新包装零食吸引,其人均消费比整体植物肉高4倍,也更爱跨界联名款。目前二线城市占比高,一线、三线城市人数增速快。
2020天猫平台植物肉年轻尝鲜党消费者人数占比;
年轻尝鲜党创新包装植物肉消费VS整体植物肉人均消费
数据来源:2020天猫植物肉消费人群洞察报告;食研汇绘制
健康生活族
高线城市女性是主力消费人群,按性别分,消费人数占整体人群近70%;下线城市人群增速突出;80后消费者增速高于其他人群。该群体消费规模和人均消费件数增速明显;更注重低脂高蛋白植物肉,消费增速明显高于整体植物肉消费;更关注低脂高营养价值的产品,偏爱牛肉形态产品和小包装便携产品。经采访,这个群体更愿意复购,尤其是健身人士和已婚妈妈。
2020天猫植物肉健康生活族分性别人数占比;
健康生活族各城市级别消费规模占比
数据来源:2020天猫植物肉消费人群洞察报告;食研汇绘制
精英品质家
精英品质家大多已组成家庭,在植物肉的消费上远高于整体水平,愿意为高品质食物付出更多财力,其人均消费和人均件数都高于整体人群。植物肉半成品更受他们青睐,其中蟹肉、鲍鱼和海参等地位提升显著。对进口商品的消费规模逐年提升;相较于整体人群,进口商品的消费占比更高。
2020天猫精英品质家VS整体植物肉人均消费&购买件数;
精英品质家各植物肉品类偏好度
数据来源:2020天猫植物肉消费人群洞察报告;食研汇绘制
而不愿意购买植物肉产品的消费者,更多是担心其中有很多添加成分、不健康,这占所有原因的61%,不了解植物肉占39%,其中女性占多数。而不愿意复购的原因则是因为口感不如普通肉类,这占了74%,其次是放凉后豆味太重,占35%。口味才是影响植物肉发展*重要的因素。
和国外不同的是,中国的豆制品本来就非常丰富,国人对豆制品的了解比较久,对其口味也比较敏感。因此,不明白植物肉和豆制品之间的区别,是阻碍他们尝试植物肉的原因之一;豆味和口感普通是阻碍他们复购的原因之一。这两点,都需要技术上的跨越来解决。
植物肉消费者流失原因
数据来源:CBNData;食研汇绘制
其次,中国的美食文化比较丰富,肉类的烹饪方式也非常多元。美国以汉堡、牛排等食品为主要日常食物,因此Beyond Meat等植物肉产品可以满足很多人的需求。源森生物曾提到:“要在国内做好植物肉,就必须回归到中国传统的肉类消费场景。大餐饮里的火锅、烧烤、卤肉、红烧、炒菜等餐饮场景,面对这些复杂的消费场景,几乎每一个都需要不同的产品形态,而更加复杂的问题是,每一个产品形态对肉质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涮肉要求薄,要能经得住涮;烧烤要求有味道,有油脂,经得住烤;卤肉要看风味和颜色;炒菜要求能入味,能跟蔬菜融合。”这需要很大的技术突破。
简单来说,目前的植物肉技术,尚且很难满足中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图源:Pixabay
总结
西方植物基食品发展的背后有包括素食、动保、医学、营养学、环境保护等各方面运动推动,消费者对植物基饮食的认知相对全面,中国消费者的认知和习惯还需要各方面努力,需要时间。但目前消费者对植物基食品的接受度提升意味着10年后的00后、10后群体的消费习惯会很不一样。
中国的植物基消费群体特征和爱好明显,需投其所好;但目前植物肉的技术还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需要在技术上有很大的突破;除了植物肉以外,更多可以参考植物奶的特点,发挥植物基原料本身的优势和特点,而不停留在模仿动物蛋白上。
*作者:Peachy
*参考文献:
[1]Food in the Anthropocene: the EAT–Lancet Commission on healthy diets from sustainable food systems, the Lancet.
[2]巨头偏爱的植物肉能上中国人的餐桌吗?CBNData.
[3]2020中国植物肉行业概览,头豹.
[4]源森生物:关于植物肉在中国发展的一些思考,环球科技网.
[5]2020天猫植物肉消费人群洞察报告.
[6]2020植物蛋白饮料创新趋势,天猫新品创新中心.
[7]深度丨食品饮料行业新风口:巨头大战“植物基”,21世纪经济报道.
[8]Plant-Based Market Overview, the Good Food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