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供需缺口持续扩大
近年来,河南省政府把纺织工业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支撑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使纺织业得到了****的发展。2005年底,河南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为784家,目前已发展到152 0173 3840家,其中棉纺织企业1040家,纱锭1800万锭,年产棉纱400万吨,除去化纤部分外,需要棉花280万吨左右。而且随着河南纺织工业的发展,对棉花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
据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供销总社、农发行、纤维检验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对河南棉花产销情况进行的联合调研显示:2010年度,河南省棉花种植面积701万亩,比上年减少105万亩;总产量45万吨左右,比上年减少6.75万吨。然而另据有关部门调查,实际种植面积远远低于上述数字。2010年河南省发放棉种补贴545.33万亩,按此推算棉花种植面积在500万亩左右,总产量约32万吨。
今年河南省棉花种植面积是多少,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数字,有的部门说比上年略有增长,也有的认为与上年持平。如果按2010年度河南棉花种植面积500万~701万亩,总产32万~45万吨计算,只能满足本省纺织用棉需求的11%~16%。河南纺织工业235万~248万吨的棉花缺口,只能靠新疆棉、进口棉及其他渠道来解决。
棉花产业仍占重要位置
河南棉花种植大部分集中在该省东部和南部地区,4个主产区依次是南阳、周口、商丘、开封。
据南阳市价格成本调查队在邓州、新野、南召3个县(市),对49个专项调查户进行调查,全市2011年农民种植意向呈现“一增一减”的态势,即粮食种植面积有不同幅度增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所减少。
此次调查的户均棉花预计种植面积为0.94亩,比上年实际播种面积减少6%。但各县(市)的情况各异,如邓州市的户均棉花预计种植面积为0.83亩,比上年实际播种面积增长38.33%;新野县农户预计种植棉花2亩,比上年的2.39亩下降16.3%。
新野县棉麻公司办公室主任吴喜朝告诉记者,今年全县种植棉花约20万亩。今年雨水不大,近期持续高温对棉花生长十分有利。目前棉花长势良好,若今后1个月内无连阴雨天气,将是一个丰收年,籽棉亩产有望超过250公斤。
淅川县厚坡镇大营村今年61岁的农民韩广心说,全家6口人,耕种30亩地,去年种了12亩棉花,亩产籽棉350公斤,总共收益6万元。今年本想多种些,可家中有病人,需要有人照顾,所以只种了7亩棉花。现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当地农民一直以种棉为主,今年厚坡镇种棉2万亩,比上年增长25%。今年,厚坡镇周边香花镇等5个乡镇,棉花种植超过5万亩。每到新棉上市,新野、南阳的一些棉花加工厂和棉花商贩都来这里抢购棉花。”韩广心说。
通许县竖岗镇孙庄村36岁的青年农民孙永志说:“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学种地,家里6口人,种8亩地,其中4亩种棉花,实行棉花与西瓜套种,比单种棉花收益高。去年平均亩产籽棉200公斤,可惜不了解市场信息,棉价高时没卖,结果等瞎了。村上像我这样的很多,去年的棉花都在家里堆着。听说现在价格降了,不知我家的棉花能值多少钱?今年棉花长势不错,结桃比去年多。今年,该出手时就出手!”
商丘市睢阳区李口镇五里杨村被誉为“棉花王”的刘凯三,全家6口人。15年来,他家每年都种7亩棉花。后来,他探索在棉花地里套种西瓜。近几年,每年仅棉花收入就达1万多元,西瓜收入2万多元。去年,他家棉、瓜共收入38500元。
“俺五里杨村670户人家、2600多口人,去年人均收入达5000多元,每亩地棉花纯收入**次达到2000多元。”在场的五里杨村党支部书记、村棉花专业社社长杨志平说道。杨志平扳着指头讲述着商丘银河棉业给予他们的优惠政策:免费供应棉花优质良种;每吨复合肥补贴200元;免费提供技术服务;签订收购合同,当市场价高于合同保护价时,按市场价收购;每打1眼井,补贴1000元。
据记者了解,银河棉业创办棉花专业社,建立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新模式。目前,在全区像五里杨这样的棉花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21个,订单棉花达到29.6万亩,涉及棉农12万户。通过对专业社棉花实行订单和保护价收购,使棉农亩均增收292元,全区增收8643万元,使棉花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并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像银河棉业创办棉花专业社,与棉农签订收购合同的做法应大力推广。
七大因素使植棉面积萎缩
尽管棉花在河南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但近年来河南棉花种植面积持续萎缩。1978年为918万亩,1992年*高达到1872万亩,2010年701万亩,降至30年来的*低点。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河南棉花播种面积下降。”有关部门负责人分析认为,一是受政策影响。从1996年开始,国家采取限制棉花发展的政策,导致除新疆外的各主要产棉省棉花种植面积迅速减少。1998年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加之1999年东南亚经济危机,国内纺织品出口困难,致使棉花价格持续走低,棉花种植面积降低。二是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加入WTO后,外棉大量涌入,进口棉快速增加,国内棉花销售困难,2001年皮棉价格跌至8000元/吨,籽棉只有2.4元/公斤,棉农种棉积*性再次受挫。2003年全省持续阴雨,棉花产量减少了一半,棉农损失惨重,种植面积继续下滑。三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纺织品出口受阻,导致棉花市场低迷。四是种棉劳动强度大,收益低,农民不愿种棉花。五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近2000万人,在家从事棉花生产的多为老人、妇女和体弱多病者,不能满足棉花栽培管理的需要。六是棉花市场运行状态不稳,县一级棉麻公司基本不收棉花,靠小商贩收购,增加了棉价的波动性,再加上国外和新疆棉涌入内地,使本地棉的市场进一步萎缩。七是灾害频发,种棉风险增高。
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李书勤就棉花供求形势分析认为,根据河南现有棉纱产量及发展趋势,省内棉花供应缺口将会长期存在,而且供需矛盾趋于尖锐。当然,进口棉花是解决棉花供应缺口的必要手段,但与此同时必须处理好进口棉花与国内生产的关系,实现农业与纺织工业协调发展,工业反哺农业。他建议,建立棉花产业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大棉花生产投资,实行籽棉*低收购保护价,加强政策调控,及时发放进口棉配额和抛售储备棉,平抑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