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导刊]天津纺织如何从困境走向成功

百检网 2021-12-23

  翻开天津工业的发展史,“天津纺织”四个字闪烁着夺目的光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耳熟能详的“上、青、天”,这个“天”字指的就是天津纺织。作为天津工业的缩影,她拥有过天津工业的光荣,也承载过天津工业的苦难。她像一只金凤凰,曾经在祖国大地上自由地翱翔,也曾经坠落尘埃,痛苦挣扎。如今,当我们再次把目光投向这个饱经沧桑的行业,惊喜地发现,天津纺织以勇气和毅力穿越了死亡的阵痛,浴火重生,正在用崭新的生命力再造辉煌。新年伊始,天津纺织集团传来喜讯:2005年集团销售收入超过100亿,成为天津为数不多的百亿集团之一。回顾天津纺织行业的发展历程,如同一幅波澜起伏的历史画卷,她让我们深深体会出天津这个老工业城市走向现代化的艰辛和勇气,感受到企业嫁接、改造、调整和海河开发战略给天津工业带来的巨大生机与活力。
  我们为昨天而自豪
  早在19世纪初,天津就已经成为华北地区*大的棉花、羊毛集散地,在“洋务运动”的催生下,152 0173 3840年,天津**家纺纱厂——官办直隶模范纱厂建成投产,开启了天津纺织工业的先河。此后,纺织业在天津迅速壮大,一批民族工业开始崛起,其生产工艺和水平可与西方国家相媲美,爱国企业家宋棐卿为抵制洋货建立东亚毛纺厂,生产“抵羊牌”毛线,创造了民族纺织工业的光辉业绩。解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期,纺织业一直是天津的重点行业。1949年,天津纺织工业的总产值几乎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从业人数是全市职工总数的39%。直到1986年,纺织业的工业总产值在天津市各工业部门中仍居首位,为国家上缴利税总额超过134亿元。那时候,能成为一名纺织工人,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今年已经47岁的刘生友回忆自己刚进棉纺二厂时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他说:“那阵纺织业比较红火,我们是选调进厂的,都愿意进这个国有企业,谁都不愿意去集体、个体厂子。” 但是纺织工人的自豪感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却慢慢消退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来,天津工业面临****的挑战。当世界高水平的纺织行业依靠先进的工艺和设备、知名的品牌及国际化运作方式驰骋于国际市场时,天津纺织的形象却还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厂房,四五十的人员结构和六七十年代的设备”。大刀长矛对洋枪洋炮,天津纺织落后了,而落后,就意味着被淘汰!
  在困境中寻求契机
  1997年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压缩纺织行业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所有落后设备,淘汰落后的生产力。
  1998年初,天津纺织这只垂垂老矣的凤凰开始了痛苦的涅槃,他**要做的,就是焚烧自我,只有这样,才能迎接新生。那年3月的**,在棉纺三厂细纱一车间,全厂几千职工不约而同聚集在一起,抡起8磅重的铁锤,砸向自己精心护理了30多年的设备,敲响了天津纺织压锭的**锤。伴着震动人心的这一声巨响,全行业50%的落后棉锭陆续被送入天津钢厂的熔炉。随着生产能力的减少,9万纺织职工离开自己辛勤劳作多年的工厂,走进下岗职工的行列。这一年,天津纺织系统亏损额高达5亿元人民币,滑到历史的*低点。当时,纺织人的心里感受到从未有过的酸楚,已经是花甲之年的天津纺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副总裁冬暖回忆说:“从摇钱树变成苦菜花,天天愁钱呐,一个在岗工人养一个退休的,再养一个下岗的,能养的了吗?”
  面对这种形势,一些大城市毫不留情地淘汰了纺织行业。好多人在问:天津纺织该怎么办?
  就在天津纺织生死攸关的时刻,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们来到纺织系统进行调研。张立昌带领大家从一个厂走到另一个厂,他和纺织工人亲切交谈,了解到有的职工一家三口都从纺织行业下岗的情况,心里一阵难过。“如果我们把工厂一关了事,20万纺织工人怎么办?他们的家庭又靠什么生活?一个行业的去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他坚定而又满怀深情地指出,天津不能没有纺织,纺织的出路不是淘汰,而是走嫁接、改造、调整之路。1994年起,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天津工业实施了8年嫁接改造调整,在这个大背景下,纺织行业“嫁改调”开始启动。
  没有资金,干部和工人们掏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有的工人甚至卖掉房子,为企业集资;没有产品,他们就自己研发,集团的技术骨干都分散到各个企业进行支援,东亚毛纺厂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一年之间研发出20多个新品种,迅速推向市场。麻纺织厂从给别的企业加工生产保暖纤维开始,逐渐有了自己的科研人员,并试着开发生产保健功能内衣,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大豆纤维、远红外纤维、磁化床上用品、彩棉织物……一系列新产品层出不穷。2000年10月,天津国展中心举办了天津纺织新品展览会,这个规模不大的展会向世人透露这样一个信息:天津纺织没有消亡,他还顽强地存在,并且展现出新的生机。
  与此同时,纺织行业下岗人员的安置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集团成立了10多家劳务派遣组织,为下岗人员找工作,9万下岗职工,有的走入社区,有的加入送水工人的行列,有的支起家庭小饭桌,还有的在开发区的企业重新上岗,在政府、社会和纺织工人的共同努力下,纺织行业的下岗职工逐渐得到妥善安置,纺织人用自己的行动为社会继续做着奉献。
  在改革中重生
  卧薪尝胆,励精图治。2000年底,天津纺织终于结束了长达8年的亏损,开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这只金色凤凰经历了火的洗礼,从灰烬中孕育出新的生命,虽然他还稚嫩,但是却充满了振翅高飞的渴望。
  **轮嫁改调,天津纺织走出了低谷,但是,要想继续发展,却面临新的瓶颈:资金没有来源,很多老企业只剩空壳,债务沉重,连破产都破不起。天津纺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增光说:“早就该破产了,负债率****、200%、300%,可是为什么破不了呢?他的资产不足以安置职工,你不能安置职工,你企业怎么破?”
  市场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天津纺织如果不能在这个时候迅速丰满羽翼,成长壮大,将难以抵御市场上的暴风骤雨,稚嫩的生命面临夭折。就在天津纺织走出低谷,向上艰难爬坡的时候,迎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
  2003年,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3步走战略和5大战略举措,同时,天津工业新一轮嫁接改造调整开始启动,这次嫁改调与过去的嫁改调相比,不再简单停留于某个产品的创新和某一个企业的改制,而是与天津的海河开发这一战略举措相结合,工业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实施整体战略东移。
  天津纺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冬暖对记者说:“海河开发、工业东移对天津纺织业实现跨越式发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棉纺企业很多建在海河沿岸,恰恰是海河沿岸土地升值,给我们提供了机遇,海河开发从我们企业讲提升了我们的地价,增加了我们自有的资本金,才有我们提出了组建纺织工业基地的思路。”
  天津纺织抓住机遇,启动行业内新一轮嫁接改造调整,他们创新思路,不再是单个企业单打独斗式的改造工艺、创新产品,而是纺织行业27家主要企业资源重组,整体东移。27家企业获得土地置换资金将近15亿元,一些老企业的债务得以偿还,还有了相当的资本金。天津纺织开始规划到滨海新区建设纺织工业基地。
  就在这个规划完成准备动工之际,张立昌同志再次来到纺织系统调研。纺织集团负责人将建设纺织工业基地的规划向张立昌同志做了汇报,不料却遭到了批评,刘增光回忆说:“张立昌书记听了我们的汇报,觉得我们这个规划思路是对的,但是,我们的起点还不够高,他希望我们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要建成整体国内**,局部国际**的纺织基地。他要求我们请全国**级的设计院规划设计,达到高水平。”
  张立昌同志的这番话为天津纺织今后10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使纺织集团的领导认识到了高水平、高标准的含义。他们把目光投向世界*高水平的纺织工业,购买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方式,请来了**水平的设计专家,他们要用全新的设备、全新的管理、全新的机制打造一个全新的天津高新纺织工业园。这次完成的规划受到了张立昌同志的肯定,并且还得到了国家开发银行的认可,他们同意投资25亿元人民币,建设天津高新纺织工业园项目。
  2004年11月30日,在天津港保税区空港物流加工区106万平方米的土地上,一个现代化的高新纺织工业园初步建成。这是一个标志,是天津纺织步入跨越式发展的转折点。
  国际**的设备、宽敞明亮的厂房,充满朝气的产业工人,这就是天津纺织的崭新形象。
  校检员王伟艳感慨地告诉记者,从前老师傅们苦苦追求的万米无次布,现在看来真不是什么难事儿,因为现在转数比较高了,都是无梭织机,有梭的织机转数才100多,现在无梭的700多、800多,出次布率也低。万米无次布?应该是更高的,10万米无次布。
  在高新纺织工业园,从棉纺到织布、再到印染、整理、服装加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配套链,流通环节大大减少,生产成本大幅降低,集群效应正在形成。天津纺织的形象变了,管理方式变了,纺织人的观念也变了。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拥有辉煌历史的天津纺织经历了阵痛,迎来了新的生命。天津纺织的历史就是天津工业的发展史,短短的10年之间,他们走过了世界工业50年的发展历程。今天的成就是昨天的继续,也是将来的基础。天津工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阔步前行。 (中华合作时报棉花导刊提供)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