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服装企业一度过于追求增加店面以提升销量,导致单店效益下滑和市场消化速度缓慢;服装企业产品研发跟不上、设计与定位模糊导致了产品更新速度慢,成为高库存的根源所在。
岁末年初,打折服装遍布各大卖场,除了冬装,新上市的春装也主动降低身价投入价格战。
去年下半年,“库存”成了服装行业高频词汇。尽管不少企业认为总体库存尚处可控水平,但不可否认,由于对市场预期不准,部分服装企业一度过于追求增加店面以提升销量,导致单店效益下滑和市场消化速度缓慢,不合理增长影响了下一个生产销售周期。
长期以来,消费者印象中的打折产品多是过季产品。如今由于高库存,一些新上市的服装也不得不卷入价格战。笔者认为,服装企业产品研发跟不上、设计与定位模糊导致了产品更新速度慢,成为高库存的根源所在。
即便是一些知名度稍高的品牌服装,它们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多少有些“赶不上趟”。一家品牌女装销售部负责人曾告诉笔者,更新慢正是产品长期打折带来的后遗症。市场环境不好,新款未必好卖,企业便不敢轻易在设计上增加投入,于是只在畅销的款式中稍做改动便推出所谓新款。如此恶性循环,行业销量自然难以保证。
有专家曾表示,渠道过长、环节冗余、加盟终端占比高等种种问题导致了库存过高,行业的快速扩张难辞其咎。不过,站在“以产品说话”的终端市场来看,产品过硬才让消费者愿意花钱买。说到底,库存消化的命运既掌握在消费者手中,也在很大程度上受企业研发、设计和相关定位的影响。看来,要改变消费者“非打折不买”的心态,服装企业自身还要加把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