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一般年份棉花种植面积在100万公顷以上,棉花产量在152 0173 3840万吨以上(2004年植棉面积达112.76万公顷,生产棉花175.25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1/3以上。
新疆棉纺工业发展是从新中国建立之初开始的。驻疆人民解放军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1951年6月1日正式开工,历时两年半于1953年底建成新疆七一棉纺织厂。当时,七一棉纺织厂拥有棉纺纱锭3.17万锭、布机1224台,是新疆**家现代棉纺织企业。1956年建成印染色布年生产能力3500万米的七一印染厂。“二五”与三年调整时期(1958—1965年),新疆棉纺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国家的扶持下,先后建成了石河子八一棉纺织厂、石河子印染厂、奎屯棉纺织厂、湖光棉纺织厂、乌鲁木齐天山染织厂等一批棉纺织工业骨干企业。到1965年,全区共有棉纺织企业13家,棉纺纱锭20.2万锭,织布机5942台,印染生产能力7560万米。“十年动乱”期间,新疆棉纺织工业发展受到严重干扰,曾经一度出现负增长。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二十世纪90年代,自治区党委制定了“一黑一白”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把“棉产业”(白)与“石油产业”(黑)作为支撑新疆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加以培育和扶持,新疆棉纺织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仅在自治区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国家纺织业的发展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低水平重复建设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新疆棉纺织工业与全国的纺织业一样,遇到了****的困难和挑战。1998年初,中央决定把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纺织工业作为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突破口,并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实施“压锭、调整、减员、增效”战略。新疆三年压减落后棉纺锭21万锭(其中兵团8万锭),减员3.05万人(其中兵团1.1万人),实际减亏2.55亿元,2000年全行业扭亏为盈,实现利润2397万元。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加入WTO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新疆棉纺织工业带来了****的发展机遇,棉纺织工业的投入不断增加,产权日益多元化,纺织装备不断现代化,产品和产业层次不断提升。到2004年底,全区共有棉纺环锭265万枚,转杯纺7.49万头,织机10139台,年印染能力6700万米,棉纺纺纱生产能力居西部12省区市之首。在总体技术装备中,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的设备占58%;约25%的企业技术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60%的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04年全区生产棉纱24.81万吨,棉布13989万米,拥有纺织企业168户,固定资产原值72.32亿元,从业人员60320人。2004年全区完成纺织工业总产值61.18亿元,增加值12.18亿元,其中棉纺织工业约占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