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改良盐碱地的办法是种植“吃盐植物”,使盐碱地脱盐,种过这些植物的盐碱地大概3到4年就可以达到良田标准。
在克拉玛依造林减排作业区,盐碱化*严重的土壤里,每公斤含盐量大于40克。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在这里建起了150亩盐生植物园,引种盐生植物和耐盐作物品种130多种,主要以藜科、柽柳科、豆科、蒺藜科、禾本科为主,这些植物就是很好的“吃盐植物”。“吃盐植物”起到生态保护和盐碱地改良的作用,经过治理的盐碱地,3到4年就可以达到良田标准。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田长彦:它种植两三年以后,能把千分之三十的盐碱地能改良到千分之六七左右,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种植一些耐盐的牧草、耐盐的绿肥,再经过一些配备,第4年我们就可以种植普通的棉花。
这些“吃盐植物”不仅能大量吸收盐分,而且能将盐分贮存在液泡内而不损伤原生质,耐盐特性使得它们能够适应高盐碱环境和咸水灌溉。在盐碱地种植盐地碱蓬、盐角草、野榆钱菠菜等植物,每年可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盐分,从而使其达到耕种标准。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赵振勇:选择在2%到4%的盐碱含量的地块脱盐比较理想,目前我们在采用节水滴灌种植,每亩地的耗水量一般在200到250立方米的灌溉量,这个很适合大面积的盐碱地,特别是撂荒的重度盐碱地。
研究表明,新疆目前有320种盐生植物,占全国的60%以上。通过种植“吃盐植物”等方式改良的盐碱地,将成为未来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