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生产景气:2005年追加棉花进口配额问题探讨

百检网 2021-12-23

  ——决定 追加配额如否在数量和时间上应在春播结束之后
  一 . 棉花资源短缺加剧
  152 0173 3840 年以来,我国纺织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 2004 年棉纱产量以两位数增长已是第五个年头了,当年棉纱产量达到 1096 万吨(全社会 1120 万吨),用棉 760 万吨,加上民用总量 800 万吨,而 2004 年棉花产量 632 万吨,增幅 30% ,尽管创历史新高,仍然短缺 140 万吨,如果加上正常商业库存和国家储备库存 100 多万吨,短缺 250 万吨。
  由于棉花资源短缺加剧,科学使用进口配额,一是对严重短缺的棉花起到有效的补充作用,二是在平抑高价中发挥的积*作用。因此,主动增加进口配额已成为国家宏观调控棉花市场的重要手段。如果配额使用得好,可以起到资源补充和调节市场的双重正面作用;如果使用不好,则起到抑制生产,抬价或压价的双重负面作用。
  二 .2003-2004 年追加配额效果分析
  (一)进口数量大,进口时间十分集中
  1. 导致国内棉价大幅度下跌
  2004 年我国棉花进口创历史新高,棉花是继大豆和食用植物油之后的第三大进口农产品。 2004 年进口棉花 190.9 (全部 198 )万吨,比 2002 年进口 87 万吨增长 118.3% ,进口金额 31.76 亿美元,比 2003 年 11.69 亿美元增长 171.1% 。棉花的大量进口来源于配额的追加。 2004 年进口呈现两个特点,一是进口量大,前面已述, 2004 年进口数量和金额都超历史;二是进口时间非常集中。 1 — 6 月共进口 145.6 万吨,占全年进口数量的 76.1% 。正是这两个因素导致 2004/05 年度新棉价格一路下滑或暴跌。
  中国棉花价格指数( CC Index )由 2 月的*高价 17658 元 / 吨猛跌到 12 月的*低价 11314 元 / 吨,相差 6334 元 / 吨,差率 35.9% ,价格的大起大落,业界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2. 棉价下降,棉农收益减 39.1% ,对 2005 年棉花生产不利
  据项目组定点定户全程监测,全国棉农子棉交售价格 2004/2005 年度比 2003/2004 年度下降了 29.6% ,均价为 4.36 元 / 千克。 全国棉花主要产品收益 2004 年 420 元 / 亩,比 2003 年 690 元 / 亩减少 250 元 / 亩,减 39.1% 。
  由于子棉价格的下降,导致粮棉比价也大幅度下降,比 合理价低 16.1% ~ 16.8% ,棉农子棉出售实际价比合理价低 0.64 ~ 0.84 元 / 千克,对 2005 年棉花生产不利。
  (二) 2003-2004 年追加配额的原因
  1. 2003 年扩种减产与产不足需矛盾加剧是追加配额的根本原因
  据国家统计局, 2003 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 7665 万亩,比 2002 年增加 22% ,然而,由于气候异常,单产减,总产仅 487 万吨,比 2003 年减 1% ,加上历史罕见的晚熟 20-30 天, 2003/04 年度新棉上市呈“高开高走”,出现****的“抢购、热销和高价位”现象,在短期内形成“流通加工企业新棉收不上来,棉纺企业买不到棉花”,这样一种供求紧张局面。
  为了平衡国内资源缺口,平抑棉价,在 2004 年原有配额 89.4 万吨基础上,国家决定两次追加进口配额,**次于 2003 年 12 月追加 50 万吨;第二次于 2004 年 2 月追加 100 万吨,配额总量达到 239.4 万吨。事后分析,两次追加配额 虽然有效缓解了国内棉花供给紧张的局面,但企业盲目使用配额,大量集中进口造成了国内棉花供求的一紧一松,是引发 2004/05 年度新棉价的大幅度回落的主要原因,将对 2005 年棉花生产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是一个典型的外棉冲击了内棉的例子。
  2. 2003/04 年度棉价经历“暴涨 - 高位盘整 - 大幅度下跌”三个阶段
  从 2003 年 9 月 1 日至 2004 年 8 月,国内棉价经历暴涨 - 高位盘整 - 大幅度下滑三个阶段。
  **阶段 ,从 2003 年 9 月至 10 月为价格暴涨阶段。由于 2003 年产量比预期的少得多,加上晚熟,收购时间滞后 20 ~ 30 天。短期内新老棉花青黄不接,供不应求,导致棉价大幅上升, CC Index 9 月 1 日为 12932 元 / 吨,到 10 月底为 17556 元 / 吨,两个月上涨了 4624 元 / 吨,较 2003 年同期上涨了 3141 元 / 吨,涨幅 44% 。
  第二阶段 ,从 2004 年 1 月到 2 月底为高位盘整阶段。一方面因纺织企业年后有一个补库的过程;另一方面经营企业对后期棉花形势持乐观态度,惜售心理加重,部分企业持仓待售,使得棉价在高位上仍持小幅上涨。到 2 月下旬,受下游棉织品销售减缓的影响,纺织企业购棉意向减弱,再加上内外棉差价拉大到 2096 元 / 吨,企业求购外棉的愿望迫切, 在 2003 年 12 月追加 50 万吨配额的基础上, 2004 年 2 月又追加 100 万吨配额, 导致价格有所回落。
  第三阶段 ,从 2004 年 4 月至 8 月为价格大幅度下滑阶段。由于春节以后国内棉花价格并没有朝着预期的上涨走势发展,使棉花经营企业的信心受到打击。同时,追加配额 150 万吨进口到港,棉纺企业对国棉需求减少,再加上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供过于求,使得国内棉花现货价格不断回调。
  三 .2005 年追加配额效应分析
  1.2004/05 年度棉花呈紧平衡状态,当前棉价呈稳步回升态势
  价格方面, 2004 年全国植棉面积 8535 万亩,总产达到 632 万吨,比 2003 年提高 30% ,棉花产量的大幅提高,加上进口棉的冲击,使得 2004 年 9 月至年底,国内棉价基本一直处于低价平稳运行,进入 2005 年,国内棉价稳步回升, CC Index 2005 年 1 月 11338 , 2 月 11596 , 3 月 11 日 12039 元 / 吨,分别比 2004 年 12 月上涨 24 、 255 和 725 元 / 吨。目前 6 月棉花期货上涨到 13000-14000 元 / 吨,应该认为对生产呈利好走向,但是植棉意向仍减 18% 。
  消费方面, 2005 年棉纱产量进一步增长,预测纺纱用棉增长 10% ~ 12% ,需原棉 810 ~ 825 万吨,加上民用 40 万吨,总需求 850 ~ 865 万吨,拉动生产的动力十分强劲。
  进口方面,国家于 2004 年 9 月底宣布, 2005 年棉花进口配额为 89.4 万吨,加上 2004 年尚未使用可以延期至 2005 年 2 月的 50 万吨,总计配额 139.4 万吨。由此可见, 2004/2005 年度棉花供需呈紧平衡状态。
  2. 2005 年植棉意向面积 7221 万亩,并呈继续减少的趋势
  2005 年 全国植棉意向面积普遍减少, 1 月减 15.9% ; 3 月减 18% 。照 2004 年面积 8535 万亩(国家统计局), 1 月减 1314 万亩, 3 月减 1536 万亩,预测 2005 年棉花面积将缩减到 7221 万亩或 6999 万亩,与 2001 年面积相当或更少。如果单产保持 2004 年 74 (前 3 年平均 72 )千克 / 亩水平,总产 533 万吨或 518 万吨。按棉纺*低需求 810 万吨,缺口 277 或 292 万吨。现有配额总量 139.4 万吨,需要追加 137 万吨或 152 万吨。
  3. 决定追加配额如否在数量和时间上应在等春播结束之后
  我国棉花既要与国际市场接轨,又要兼顾棉花产业各链条的利益,增加进口的确有利于棉纺业,但对农业和流通加工业不利多一些。据测算,今年现配额 139.4 万吨全部进口不会对生产和价格造成大的冲击。追加配额建议作为中国棉花协会会商会议的主要内容,或国家政府部门举行有多方参加的听证会。
  追加配额的数量和时间决定要素 : 一是要看全国棉花春播(栽)面积的多少,应有多方面的数据支持,育苗移栽结束时间在 5 月底,此外,短季棉播种或移栽时间在 6 月上旬。二是棉纺产量多少,要看 1-5 月棉纺产量和增量,以及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情况。三是要看国内外棉价的走向和走势,力求在国际价位不高时进口,有利于节约外汇。四是发放的时间和追加的数量。追加时间宜在 5 月底, 7 月应结束;宜分批追加,每批不宜过多,以 50 万吨为好,避免因我国集中大量进口拉动国内外价格的大幅度上扬。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全国优质棉基地科技服务项目组,毛树春)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