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棉花储备机制不断完善,成为保护棉农利益、保障纺织用棉需求、稳定棉花市场的重要基础,有力促进了我国棉花与纺织产业的繁荣稳定,为国家农业和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国储棉提高了棉花资源配置效率,有力促进了农业和工业经济发展。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纺织工业主导原料,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推动改革**在农村起步,棉农种棉积*性高涨,收购量大幅提高。不过,当时的纺织工业还不够发达,棉农普遍面临“卖棉难”问题。为保护棉农种植积*性,国家启动棉花收储机制。具体来说,152 0173 3840年至1984年国家连续增加棉花储备量,1985年8月份储备棉总量达到当年纺织用棉量的1.4倍;2011年至2013年连续实施储备棉临时收储政策,保护了棉农利益。为保障纺织用棉、稳定棉花市场,1985年至1989年,国家连续5次动用储备棉共计约400万吨;2014年至2018年,向市场投放储备棉,弥补市场供需缺口。国储棉吞吐机制的建立,完善提高了棉花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效率,在中国农业与工业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
第二,国储棉有力保障了棉花市场的整体平稳,为纺织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棉花作为一季生产、常年消费的纺织工业重要原材料占棉纺织企业成本的七成以上。其特点是产业链长、上中下游市场信息传导周期长,一旦出现供求失衡,容易引发价格暴涨暴跌,导致纺织企业风险倍增,给市场稳定和棉农利益带来不利影响。在国储棉库存规模不足时,棉价曾一度大幅震荡,直至国储棉库存达到一定规模时,棉价平稳性才明显增强。多年发展实践证明,国储棉作为重要的棉花宏观调控政策,是维护棉花市场稳定的重要基石,是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三,国储棉去库存使棉纺产业焕发出生机活力,有力推动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
中国储备棉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储棉公司”)于2003年3月份正式成立,主要负责国家储备棉经营管理工作。2016年11月份,中储棉公司整体并入中储粮集团公司。在中央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形势下,中储粮集团公司统筹谋划、多措并举做好去库存工作,3年累计去库存量超过棉花年产量的1.5倍,国内外棉花年度价差保持在890元/吨至1355元/吨范围内,明显低于1500元/吨这一纺织企业国际竞争压力承受临界线。
得益于此,我国纺织企业原料采购成本大幅下降,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据统计,2016年四季度全国纺织企业开机率提升至77.20%,2017年开机率提升至79%以上,2018年上半年开机率进一步提升至80%以上。
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棉花储备机制不断完善,有力保护了种棉农民的切身利益,为棉花纺织行业繁荣稳定和中国农业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挑战也出现了。比如,如何解决中国棉花产业大而不强,服装制造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问题;如何进一步优化结构,充分发挥棉花储备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作用等,这些都是完善国家棉花储备机制过程中亟待研究和破解的重要课题。着眼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产业格局和市场态势,进一步完善包括国储棉在内保障国内棉花供求总量平衡的政策机制,对于稳定棉花市场预期、维护棉花储备安全、推动棉花和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中储棉花信息中心 冯梦晓;时间:20181219;链接:http://www.baijiantest.com/cysc/newmain/yc/jsxw/201812/19/t20181219_31064391.shtml)